各乡镇卫生院、栋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级各医疗卫生单位,金龙医院、国政医院: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全国和省、州卫生与健康大会部署,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稳步推进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要求,总结推广2015-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有效做法,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根据《楚雄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姚安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姚安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8年6月5日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实施3年来,全县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人员按照统一部署,积极落实各项重点工作,以创新举措不断提升患者满意度,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对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提出了新要求,医学发展、科技进步、医改深入为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主线,以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目标,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突出问题导向,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精准施策,一手抓改革,以医联体建设为抓手提升基层医疗质量,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一手抓改善,通过巩固成果、创新服务、科技支撑、宣传引导,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卫生和健康服务,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二)工作目标。2018—2020年,进一步巩固改善医疗服务的有效举措,将其固化为医院工作制度,不断落实深化。进一步应用新理念、新技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新需求。利用3年时间,努力使诊疗更加安全、就诊更加便利、沟通更加有效、体验更加舒适,逐步形成区域协同、信息共享、服务一体、多学科联合的新时代医疗服务格局,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二、巩固举措,建立五项制度
在总结2015-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经验成效的基础上,自2018年起,医疗机构要建立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
(一)预约诊疗制度。二级医院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二级医院优先向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预约诊疗号源。对于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引导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有条件的医院逐步完善住院床位、日间手术预约服务,探索提供预约停车等延伸服务。
(二)远程医疗制度。全县所有医联体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医联体牵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病理、远程查房、远程监护、远程培训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扩大远程医疗服务范围,使更多的适宜患者能够在家门口获得上级医院诊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签约患者提供适宜的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监测、远程健康教育等服务。
(三)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实现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逐步将药学服务、检查检验服务等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增加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比例,实现临床路径“医、护、患”一体化,增强临床诊疗行为规范度和透明度。有条件的医联体内可以探索建立一体化临床路径,各级医疗机构分工协作,为患者提供顺畅转诊和连续诊疗服务。
(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全县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全覆盖。医疗机构通过州、县级等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或同级别医疗机构内检查检验结果实行互认。医联体内实现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检查等资料和信息共享,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五)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工岗位,负责协助开展医患沟通,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患者支持的服务。医疗机构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等,经过培训后为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秩序维持、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志愿者服务。
三、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重点在以下11个方面创新医疗服务:
(一)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医疗机构可以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针对住院患者,可以探索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建立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将麻醉、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促进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患者医疗服务舒适性。中(彝)医医疗机构要持续探索建立符合中(彝)医学术特点,有利于发挥中(彝)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彝)医临床疗效,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中(彝)医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诊疗等模式。
(二)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在县人民医院建立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在符合条件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医疗机构内部实现各中心相关专业统筹协调,对危急重病执行首诊负责制,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急危重老年患者、急危重儿科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 分钟,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与各中心形成网络,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到2020年底,在全县辖区范围内均建成1所初级卒中中心、1所完成认证的基层胸痛中心、1所初级创伤救治中心,初步形成覆盖全县急诊急救服务的快速救治网络。同时,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对建立的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进行规范;实施妊娠风险防范行动、危急重症救治行动、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专科能力建设行动和便民优质服务行动,提升救治水平;逐步建成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应对有序、运转高效的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急救、会诊、转诊网络。
(三)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医联体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医疗机构间以单病种一体化临床路径为基础,明确分工协作任务,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完整记录健康信息。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医联体连续医疗服务各环节的医疗质量控制,推动基层医疗质量有效提升,保障医疗安全。医联体内以信息化为手段,形成患者有序流动、医疗资源按需调配、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分级诊疗格局。2018年底,全县所有公立医院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扩大临床路径病种范围,提升入组率、完成率,二级医院70%的出院患者按照临床路径管理。
(四)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推进实现急慢分治。符合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院稳步开展日间手术,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逐年增加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鼓励有条件的医院设置日间病房、日间治疗中心等,为患者提供日间化疗、新生儿日间蓝光照射治疗等日间服务,提高床单元使用效率,惠及更多患者。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日间手术和日间治疗的患者提供随访等后续服务。
(五)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围绕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扩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提供与其诊疗科目相一致的、适宜的医疗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诊间(移动)支付、床旁结算、就诊提醒、结果查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病房设施设备进行智能化升级,探索建设智慧病房;应用可穿戴设备为签约服务患者和重点随访患者提供远程监测和远程指导,实现线上线下医疗服务有效衔接。医疗机构加强以门诊和住院电子病历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为医疗质量控制、规范诊疗行为、评估合理用药、优化服务流程、调配医疗资源等提供支撑;应用智能导医分诊、智能医学影像识别、患者生命体征集中监测等新手段,提高诊疗效率;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配药发药、内部物流、病房服务、患者安全管理等信息化、智能化。
(六)以“一卡通”为目标,实现就诊信息互联互通。基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强居民健康卡、医保卡等应用,实现县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患者使用统一的就诊卡可以在任一医疗机构就诊。
(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延伸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逐步实现二级以上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医联体内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下沉,通过培训、指导、帮带、远程等方式,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中(彝)医特色护理等延伸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为合作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提供护理服务指导,提高医养结合护理服务水平。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患者提供上门护理、居家护理指导等服务。
(八)以签约服务为依托,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二级以上医院实现药学服务全覆盖,临床药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加强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探索医联体内处方集中前置审核,实现药学服务下沉。推进建立临床药师制度,大力培训和合理配备临床药师。临床药师要积极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实施药学查房和药师会诊,提供药品信息与用药咨询,开展临床药学教学和药学应用研究等,发挥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药师咨询门诊,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和指导。临床药师通过现场指导或者远程方式,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重点为签约服务的慢性病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满足患者新需求。鼓励中(彝)医医院为患者提供中(彝)药个体化用药加工等个性化服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中(彝)药饮片配送等服务,缩短患者取药等环节等候时间。2018年,县人民医院争取实现提供药学服务;2019年,县中医医院争取实现提供药学服务,到2020年,全县两家二级医院实现药学服务全覆盖。
(九)以中(彝)医诊疗为特色,探索创新诊疗模式。中(彝)医医疗机构要积极推进中(彝)医诊疗模式创新,探索建立符合中(彝)医学术特点、有利于发挥中(彝)医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彝)医临床疗效、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中(彝)医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诊疗等模式。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提高中(彝)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彝)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加强中(彝)医临床科室和中(彝)药房建设,满足患者中(彝)医医疗服务需求;鼓励根据中(彝)医诊疗特点优化诊疗服务流程,缩短患者取药等环节等候时间;鼓励为患者提供中(彝)药个体化用药加工等个性化服务。
(十)以人文服务为媒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弘扬崇高职业精神,建立医务人员和窗口服务人员的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规范。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在关键区域和关键部门完善私密性保护设施。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探索开展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临床科室与精神科、心理科的协作,为患者同时提供诊疗服务和心理指导。设立便民门诊,提供常规检查检验单开具、常规检查检验结果咨询等服务。推行弹性工作制,根据诊疗情况,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延时门诊、夜诊服务。
(十一)以后勤服务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医疗机构不断改善设施环境,标识清晰,布局合理。加强后勤服务管理,重点提升膳食质量和卫生间洁净状况。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在公共区域为候诊患者提供网络、阅读、餐饮等舒缓情绪服务,为有需要的住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和治疗饮食。设立便民服务点,提供信息咨询、速取化验单、寄存物品等服务,免费提供轮椅、茶水、小推车等。
四、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取得实效。为加强对改善医疗服务工作的指导,县卫计局将成立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杨毓才 县卫计局局长
副组长:毕雪梅 县卫计局副局长
成 员:陈 兰 县卫计局办公室主任
周艳萍 县卫计局医政股股长
高鸿军 县卫计局基妇股股长、应急办主任
许 焱 县卫计局中医科教股股长
赵晓海 县卫计局规财股股长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卫计局医政股,周艳萍任办公室主任,高鸿军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指导医疗机构不断创新改善医疗服务理念和措施,使改善医疗服务的力度不断加大、内容不断深入、质量不断提升,成效更加显著,惠及更多患者,逐步缩小医疗服务领域供需差距。
(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升患者满意度。各医疗机构要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充分发挥健康中国建设主力军作用。各级领导要主动深入医疗卫生一线,与医务人员交朋友,做到精神上鼓励、工作上帮助、事业上支持、生活上保障,让他们舒心、顺心、安心地为患者精心服务。要下气力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后勤保障,促进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共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成果。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和职工测评制度,动态调查患者就医体验和医务人员执业感受。通过满意度测评,查找影响医患双方满意度的突出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并将满意度测评纳入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绩效考核,并将其作为考核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确保医疗服务持续改进,医患获得感稳步提高。
(三)持续深化医改,做好政策保障。各级医疗机构要将改善医疗服务与深化医改同部署、同推进,坚持改革改善两手抓。要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为医疗机构改善医疗服务创造条件。要将行动计划中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固化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保障效果可持续。要加快实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薪酬制度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状态投身改善医疗服务工作。
(四)加大宣传力度,典型示范引领。各医疗机构要加强同宣传部门和各类媒体的沟通与合作,做到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传统媒体宣传与新兴媒体宣传相结合,不断挖掘和树立改善医疗服务的先进典型,宣传推广一批示范医院、示范岗位、示范个人,形成典型带动、示范引领的工作氛围。
(五)加强信息收集,认真总结报送。国家卫健委将继续委托第三方开展工作效果评估,并联合相关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和主题活动,对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示范岗位、示范个人等先进典型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县属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实施过程中要及时将工作动态、先进典型和意见建议报卫计局医政股,并于每年6月20日和12月20日前分别报送上半年和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