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姚安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姚政通〔2022〕3号)(以下简称《规划》),为帮助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发展规划》相关内容,加快《规划》推进实施,现就《规划》出台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照《楚雄州农业农村局关于转发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脱贫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县农业农村局起草了《姚安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送审稿)》,已经十七届县人民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二、主要内容
《规划》总体框架共由六个部分组成。
(一)规划背景。主要阐述了姚安县“十三五”以来蔬菜、花卉、肉牛、水果发展情况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总体要求。主要明确了全县特色产业的指导思想,并确定了通过5年的努力,到2025年,全县农业产业园区达5个以上,园区产值达40亿元,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1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2.4:1。“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综合产值达200亿元以上,年均增幅10%左右。其中花卉、蔬菜、肉牛、水果综合产值实现“5年翻番”,年均增幅15%左右。绿色食品认证达100个以上,有机产品认证达20个以上,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5个以上,绿色食品总产量占全县食用农产品总产量的20%以上,绿色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发展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40个以上、专业合作社达400个以上、家庭农场达100个以上、农业庄园达20个以上、种养大户达2000户以上,通过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全县有产业发展条件和意愿的脱贫户6528户、24377人。
(三)重点产业和任务。粮食产业,在确保粮食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0万吨以上,进一步夯实姚安“鱼米之乡”美誉。花卉产业按照“花卉无土化”发展方向,到2025年,创建5个“一村一品”花卉专业村,花卉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花卉产业农业产值达30亿元以上,农业增加值达10亿元以上,带动5000户以上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花卉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其中一产产值达3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60亿元、三产产值达10亿元),把姚安县打造成滇中花卉生产交易中心和滇中新花园,创建全省“一县一业”花卉产业示范县。肉牛产业按照“肉牛规模化”发展方向,到2025年,创建10个“一村一品”肉牛专业村,打造10个存栏1000头以上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发展50个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全年肉牛存栏20万头,出栏10万头,肉牛产业农业产值达10亿元以上,农业增加值达7亿元以上,带动肉牛养殖户人均增收4500元,肉牛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35亿元以上(其中一产产值达1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20亿元、三产产值达5亿元)。蔬菜产业,按照“蔬菜绿色、有机化”发展方向,到2025年,创建10个“一村一品”蔬菜专业村,发展蔬菜种植15万亩以上,产量30万吨以上,外销量28万吨,蔬菜产业农业产值达10亿元以上,农业增加值达6.5亿元以上,带动蔬菜种植户人均增收4000元,蔬菜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35亿元以上(其中一产产值达1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20亿元、三产产值达5亿元)。蔬菜标准化生产比例达65%,商品化处理率达75%,产业化经营比例达80%,“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数量达30个,产品抽样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把姚安县打造成省级蔬菜生产大县。水果产业,按照“水果特色化”发展方向,到2025年,创建5个“一村一品”水果产业专业村,水果种植面积达3万亩以上,水果产业农业产值达5亿元以上,农业增加值达3亿元以上,带动水果种植户人均增收2000元,带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20亿元以上(其中一产产值达5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0亿元、三产产值达5亿元)。绿色及有机食品认证达20%,优质果率达80%以上,产品商品化处理率达60%,精深加工率达20%以上。实现水果产业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并重的精品果业发展方式转变,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创建省级优质水果(软籽石榴)重点县。魔芋产业以“扩面积、强科技、促生态、深加工、增效益”为抓手,优化区域布局,因地制宜探索“林果+魔芋”套种模式,到2025年,创建5个“一村一品”魔芋产业专业村,全县魔芋种植面积达3万亩以上,鲜魔芋产量7.5万吨以上,魔芋产业农业产值达3亿元以上,农业增加值达1.5亿元以上,带动农民人均增收达5000元,带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0亿元以上(其中一产产值达3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6亿元、三产产值达1亿元)。
(四)重大项目。姚安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重点项目计划完成7类项目计划投资115亿元,其中:种养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计划完成投资70亿元,农产品加工提升项目计划完成投资40亿元,农产品流通交易项目计划完成投资4亿元,主体培育2个计划完成投资1亿元。
(五)环境影响分析。主要分析了姚安县有利的环境和不利的环境影响,提出了环境影响防控措施。
(六)保障措施。主要从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力度、完善保险体系、强化用地保障和严格评估考核六个方面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