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栋川镇始终坚持保基本、兜底线的基本原则,以“政策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帮扶有精度”为目标,通过织密社会救助“暖心网”,切实当好困难群众的“解忧人”。
机制创新织密网,筑牢民生保障根基。建立“主动发现+动态监测”机制,依托镇民政助理员、村委会协理员和“网格+困难群众主动发现”工作模式,对低收入家庭、重病重残人员等重点群体敲门入户,开展常态化摸排,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完善“分层分类+精准识别”体系,建立“一户一档”救助台账,确保救助资源精准配置。目前,入户走访排查困难群众200余人次,主动发现因突发事件、重大疾病致困家庭50余人,将其纳入特困、低保保障对象,并给予临时困难救助。
协同联动聚合力,构建共治共享格局。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慈善补充”的多元救助体系,整合民政、教育、医疗等多方资源力量,根据救助对象个性化需求,实施“政策内救助+政策外帮扶”的联合帮扶救助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灵活性和专业性优势。社会组织深入社区,运用专业方法开展需求调研,为困难群众提供涵盖心理疏导、康复训练、技能培训等在内的个性化服务。
多元施策解难题,提升精准帮扶质效。为使救助更有针对性,栋川镇实施分类救助。对于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联合人社部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培训课程,提供就业指导和岗位推荐服务,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增收。对于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引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和康复机构,为他们提供居家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针对遭遇突发困难的家庭,及时启动临时救助机制,提供应急资金援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下一步,栋川镇将继续发挥社会救助工作“惠民生、解民忧、保稳定、促和谐”的重要作用,做好困难群众的临时救助、低保、特困供养、高龄老人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方面的民生工作,用更扎实的举措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让社会救助的“暖心网”越织越密,让困难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