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首页> 县情
左门乡
来源: 左门乡人民政府 | 访问量:731 | 更新时间: 2025/3/12 17:39:00

【地理位置】左门乡位于姚安县西北部,地处两州(楚雄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三县(姚安县、祥云县、大姚县)结合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44公里。东连光禄镇,西与大理州祥云县接壤,南与官屯镇马游村委会相交,北与大姚县石羊镇相连。全乡国土面积210平方公里,境内群山起伏,境内山高、坡陡、箐深,最高海拔2740米,最低海拔1515米,年均气温13.3℃。森林覆盖率达80.78%,自然生态环境极为优良,生物多样性特征显著。

【行政区划】左门乡辖苤拉、仰拉、左门、哔叭、地索5个村民委员会,51个自然村,47个村民小组。

【人口和民族】2024年末,全乡共有农户1076户,总人口4440人,其中彝族人口4298人,境内居住着汉族、彝族、白族3个民族,彝族人口占96.8%,左门乡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是梅葛文化发源地,彝族歌舞、民族服饰、葫芦笙文化等独具特色,具有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潜在基础。

【经济社会发展】2024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完成招商引资6800万元,完成向上争取资金152万元,完成财政拨款收入1934.5万元,完成财政拨款支出1371.17万元;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27.33元,同比增长8.7%,粮食产量达3640吨。完成了投资230万元的地索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投资100万元地索、毕叭2个村森林管护房、投资75万元的电烤房、投资46万元的苤拉村少数民族特色村、投资35万元的毕叭半山坡抗旱饮水安全、投资25万元的苤拉村“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示范村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投资60万元的姚安县第一条核桃生产线在左门建成投入使用,投资170万元的仰拉、毕叭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即将完工,全年争取实施项目16个,累计投资达787.56万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提升,发展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

【科教文卫】2024年,左门乡现有完全小学2所,在校学生171人,教职工22人,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43人,教职工2人,学生入学率100%。加快文化事业发展,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方便群众学习、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好阵地。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全乡有1个省级文物、1个州级文物、5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定期对李家大院、铁索桥、革命烈士纪念塔、姚安第一党支部旧址等文物消防安全巡查保护。全乡有省级非遗传承人1人,州级非遗传承人5人,县级非遗传承人8人,致力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特别是收集整理毕摩文化,开展毕摩艺人调查。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及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全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69人,参保率达95.18%,符合城乡养老保险参保对象参保率达103.56%,乡卫生院门诊就医人次3463人,住院人数5人,村卫生室门诊就医人次13104人,乡村两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报销25.07万元,住院报销0.37万元,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成立由14名成员组成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5个,签约人数2434人,签约率64.88%。

【脱贫巩固提升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左门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州县工作要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紧盯短板、精准发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乡村振兴加力提速。严格落实动态监测机制,年度新识别脱贫不稳定户3户8人,突发严重困难户7户27人,边缘易致贫户1户2人,消除风险户4户8人;全力落实好各类帮扶政策,申报小额信贷43户215万元,发放“雨露计划”补助资金9.75万元、防贫救助资金22.98万元、一次性跨省务工交通补助7.85万元、跨州务工交通补助3.25万元,人均收入1万元以下农户全部清零,实现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2.05万元,同比增长5.56%,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工作,完成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2个提升村和10个整治村创建工作,51个自然村污水治理,实现100%全覆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初见成效。

【产业发展】久久为功抓产业、促增收,村强民富更加深入。严守耕地红线,全面加强耕地保护,严防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坚决做到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大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9232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6532亩,粮食安全根基更加牢靠。千方百计培育特色产业,引进红花种植300亩、贡菜种植500亩,建成万盆反季绣球花卉生产基地1个,吸纳就近务工累计2000余人次,有效解决了“一老一小”家庭就业增收难题。连续4年率先完成烤烟收购任务,推广烟田套种萝卜500亩,烟草产业支柱地位得到巩固提升。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建成林下土鸡养殖基地1个,养殖乌骨鸡和山窝鸡共2100只,带动30户农户发展林下土鸡0.6万只。引进永胜优质山药种,建成300亩山药种植育苗基地和100亩山药种植示范基地,带动农户种植山药1500亩,实现产值4500万元。建成100亩魔芋繁育基地1个,发展魔芋种植3000亩,实现产值7500万元。推广清水河肉牛养殖模式,提升肉牛品质,实现肉牛存栏9865头、出栏1868头,被命名为肉牛产业示范乡镇,左门村被命名为肉牛产业示范村,地索村、毕叭村被命名为肉牛产业巩固村,肉牛产业发展势头稳步提升。积极探索林下花卉种植,种植尤加利60亩、绣球花15亩、芍药8亩、牡丹8亩、天狼月季6亩。千方百计盘活扶贫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均突破15万元,实现了农民增收有路子、村上办事有票子。地索红色文化旅游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红色文化资源品牌优势得到彰显,左门葫芦笙文化节精彩纷呈,乡村旅游业态初步形成,人气进一步提升。

【生态文明】围绕“护绿、增绿、管绿、用绿”理念,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压实林长、护林员工作责任,推动巡林护林常态化,乡村两级开展巡林388次,实现了连续29年森林草原“零火灾”。兑付退耕还林补助1.16万亩136.57万元,兑付公益林管护资金129.87万元。加大森林、草原、湿地综合执法力度,处理林政资源行政案件16件,维护了林区安全。抓实河湖长制工作,乡村两级完成巡河879次,持续推进“清水行动”、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共开展河湖四乱排查工作8次,坚定不移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地索国家级环保监测断面水质持续达标、持续向好,环境承载力持续提升。严格控制农药化肥施用量,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严格控制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了100%。

【人居环境】认真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动干部群众2000余人次,出动车辆30余辆次,转运陈年垃圾120方,整治垃圾、五堆十乱1600余处,村庄环境卫生得到持续改善。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一村一方案、一户一措施,全面动员乡、村、组、户参与农村污水治理,建设大三格42个、小三格789个,架设污水主管3.42万米、入户分管2.5万米,实现全乡51个自然村污水治理100%全覆盖。坚持每周四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治理管护机制初步形成,群众主体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920座,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0.73%。建成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5个,累计打造美丽庭院330户、小菜园146个、小花园31个、小果园27个,乡村颜值得到提升,乡村面貌更加靓丽。


左门乡人民政府 

2025年3月5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