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发展和改革局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姚安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面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收官的繁重任务,面对重大疫情影响,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州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紧扣州委“1133”战略,县委“一乡两城三基地四产业”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按照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认真执行县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济实现稳定恢复、逐季好转,主要预期指标顺利完成,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实现“十三五”胜利收官。
(一)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确保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的目标要求,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经济运行研判、预警、应策、推动、问效“五个主题制度”等行之有效的办法措施,全面深化对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出台实施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行动计划、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9条措施、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十大专项行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方案、重大项目复工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打好稳增长政策和制度“组合拳”,全县经济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经济运行持续恢复性增长,经济活力渐进式增强。202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4.3亿元,同比增长6.4%,增幅排全州第6位,其中: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增长5.7%,第二产业增长9.8%,第三产业增长4.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亿元,同比增长2.9%,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5.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6亿元,与上年持平。实现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259元和12890元,分别增长4.2%和8.1%,县人代会确定的目标全面完成。
(二)全民参与,疫情防控有力有效。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全面筑牢疫情防线,推进联防联控、群防群控,认真抓好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复工复产,帮助8个重点企业申报贷款资金需求1.03亿元,争取到抗疫特别国债资金项目3个1.19亿元。复工复产加速,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及时构建起县乡村组四级联防联控工作体系,开展了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摸排工作,开展了应急准备、救治救助、监测管控等系统性基础性根本性工作,做到了医护人员舍身向前、广大党员冲在一线、全县人民广泛参与,调动全县一切力量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为全国全省全州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了姚安贡献。深入开展以“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馆、常消毒、管集市、众参与”为主题的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打下坚实基础。
(三)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坚定不移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针政策,围绕“四不摘”工作要求,始终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采取“六个抓落实”,以开展“三查一确保”专项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四万三进”活动,强化动态监测帮扶,坚决排除脱贫攻坚风险隐患。努力把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降到最低,认真落实疫情防护防控措施促就业扶贫专项行动,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676个,实现贫困人口转移就业9587人。分配44个贫困村产业扶贫收益859万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产业发展资金4630万元,积极推进“沪企入滇”和“云品入沪”工作,带动贫困地区农副产品消费收入5756万元。全年共消除边缘户和致贫风险户533户1605人,年初剩余的450户1039人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12073元,同比增长15.9%。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四)持续发力,项目投资稳步增长。以列入州38个“四个一百”、91个年度集中开工项目及11个中央资金项目为抓手,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投入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500万元,扎实推进“构二破三”“调二提三”工作,严格执行项目审批、备案各项工作要求,通过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及时指挥调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紧紧抓住公共卫生、市政设施、老旧小区改造、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等领域加大投资的机遇,共争取到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2.2亿元,争取到专项债券项目5个2.85亿元。加快推进昆楚大复线、滇中引水、美丽县城、特色小镇、龙鼻子河库连通工程、高效节水农田等重点项目建设,楚姚高速公路顺利建成通车,姚安“通高速”的梦想终于实现。加快推进以风电、光伏、农网升级改造、输变电站建设为主的能源网建设,抓好骨干电网和农村电网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充电桩(站)32个。加快推进以光网城市、宽带乡村、4G网络为主的“数字姚安”建设和新基建项目建设,构筑起跨越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9%,位列全州第四位。
(五)跨越赶超,重点产业提质增效。突出农业转型发展,以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推动,以培植“一县一业”为抓手,聚焦调结构、建基地、育主体、树品牌等重点,巩固提升粮烟、蚕桑、核桃等传统产业,全县实现粮食总产量10.6万吨,烟叶种植面积6.39万亩、实现产值2.4亿元;着力打造“牛、花、菜、果”四大特色产业,全县肉牛存栏达16万头、出栏4.8万头,花卉、蔬菜、水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7万亩、17.4万亩和3.8万亩,培育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市场主体463个,全县申报获得“三品一标”68个,打造“一村一品”专业村州级8个,县级38个,持续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经营,流转承包耕地农户1.87万户,土地流转面积4.63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7%,农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步伐不断加快。突出工业总量做大,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1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1亿元,增长8.6%。充分挖掘文化旅游业发展潜力,加快光禄古镇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做好观星基地、洋派水库片区旅游开发工作,着力推进旅游规划、项目实施、宣传营销和智慧旅游等工作,以光禄古镇为核心的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文化旅游产业打基础、建平台的工作更加扎实。
(六)统筹规划,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州战略,利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机遇,把目前国家、省、州发展战略规划融入县域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中,积极推进“多规合一”。生态宜居荷城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城乡环卫一体化、集镇供水、污水处理厂PPP项目稳步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扎实开展。成功创建为省级园林县城,全力争创全国卫生县城,县城市容市貌得到极大提升。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抓手,创建州县级美丽村庄12个,完成村级公厕改建46座、农村卫生户厕改建523座,在乡镇建成垃圾热解站2座、无害化焚烧站3座,乡镇镇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治理率达到100%,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提升。开展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城镇化率达41.9%,比“十二五”末的34.8%提高了7.1个百分点。棚改工作持续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建筑业发展迅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1个、省级民族特色镇1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10个、州级民族特色村10个。
(七)深化改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聚焦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紧跟中央和省、州步伐,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着眼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抓好政府机构改革成果巩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放管服”、产权制度、要素市场化配置、投融资、财税、金融、民主政治、党的建设制度、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全县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改革协调联动、全面推进、持续深化,为姚安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大生机活力。区域合作迈出新步伐,开放合作水平显著提高,充分利用南博会、火把节、云品入沪、沪滇合作等展会和交流合作平台,深化与发达地区在旅游、文化、经贸、产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开拓对外开放合作新境界。全年实施县外经济合作项目125个,到位县外资金93.6亿元,增长20.3%,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05个,项目协议投资 185.84亿元。
(八)统筹兼顾,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民生支出达14.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3%。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开支,全年“三公经费”支出为481.5万元,比上年573.5万元减支92万元,同比下降16%。县幼儿园迁建项目投入使用,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9.2%,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达88%,普通高考上线率达100%。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疾控中心迁建提质项目稳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医疗健康、生物医药和养老养生产业日益壮大,乐养中心入住率达90%以上。大力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五险”参保人数累计达17.7万人次,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发放城乡低保金3683万元、特困人员供养金637万元、临时救助510万元。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2.18万人次,创业培训126人,发放就业补助资金836.48万元,公益性岗位补助资金676人532.48万元,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9272人,新增城镇就业3479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8户720万元,“贷免扶补”创业贷款254户3810万元,带动138人实现就业创业,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3.18%。殡葬改革实现全覆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安保维稳、安全生产、安全保密、防灾减灾、应急管理、民族宗教等工作全面加强。
(九)强化治理,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启动《姚安县国土空间总体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姚安县土地提质改造项目3个,总投资2350.5万元,新增耕地占补平衡面积2762.71亩,新增粮食产能29.85万公斤。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扎实推进,森林防火责任有效落实,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5600亩,完成绿化造林6129亩,“四旁”及义务植树784万株,完成长江防护林三期退化林修复5000亩。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水源地保护等7大标志性战役取得新进展,河湖长制得到严格落实,各类环保督察涉及姚安县的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7.3%,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9%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均为100%,农业面源污染得到遏制,生态修复成效明显。
(十)继往开来,精心描绘“十四五”发展蓝图。“十三五”时期,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36.2亿元增加到74.3亿元,增长105.2%,实现了翻番;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分别从3.1亿元、2.4亿元增加到4.99亿元、3.57亿元,分别增长61.3%和48.2%;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6228元、8175元增加到38259元、12890元,分别增长45.9%和5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1.7亿元增加到30.8亿元,增长163.2%。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未能实现预期增长目标,但年均增速始终位于全省前列,2020年分别位于全省第25位和第38位,其余指标均已达到或超额完成了规划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在全面总结“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取得经验成效的基础上,我县与省、州同步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纲要和32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十四五”发展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中高速、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亿元,在全州县域经济考核中力争新的进位,人均生产总值超过7万元,与省州同步实现均衡协调发展。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协调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疫情影响不断升级,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稳增长压力逐步增大;二是项目投资支撑力弱,缺少带动性强的骨干项目,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发挥不充分;三是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难以持续,工业经济增长靠风电支撑,随着风电产能逐渐达到顶峰,可挖掘的潜力越来越小;四是县内企业“小散弱” 的问题依然突出,面临较大发展困难,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社会资本投资乏力;五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任重道远,新的消费热点仍未形成,拉动三产发展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朝着我们党确立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启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根据党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省打造“三张牌”、州委“1133”行动,按照县委“着力打造楚中‘1+4+1’城镇群和环楚雄半小时经济圈中最具特色的田园之城,着力构建昆楚大复线上的绿色经济发展走廊,大力培植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和绿色食品、文化旅游和健康养生、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休闲观光农业之乡、文化旅游康养目的地、优质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的发展思路和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的部署,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繁市场、稳就业、增税收、聚人气、活城市,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根据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围绕努力实现“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综合考虑发展的需要和可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粮食产量稳定在10万吨以上,万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完成州下达目标。提出上述目标,总体上与全州指标体系保持一致,与往年相比不再设人口自然增长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项指标;合并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调整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时,基于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将粮食产量纳入主要指标中。
三、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建议
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着力抓好以下11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区域合作,积极融入省州发展战略。按照省委持续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州委实施“1133”行动的部署安排,我县全面进入楚中“1+4+1”城镇群和环楚雄“半小时经济圈”,为我县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和外部动力。要紧紧抓住产业链、供应链调整给姚安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与周边县市交流合作机制,积极参与省、州在打造区域跨境物流中心等领域开展跨境合作,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促进产能互补、市场共建,构建优势互补、深度融合、互利共赢合作模式。要加快构建供需互动的体制机制,增加经济的外向度,畅通内外循环,构建城乡一体的消费网络,推动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引导供给的双向发力新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主动融入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全面开放的国内统一大市场。
(二)强化“六稳”“六保”,确保经济社会安定和谐。一是切实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深入实施抓“双创”稳就业行动,继续执行税费减免等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政策,鼓励支持再创业和再就业,力争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500人以上,稳住就业基本盘。持续抓好抓项目稳投资专项行动,加强投资运行监测和调度,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用好用活促进外贸发展支持政策,支持县内企业扩大出口,着力抓好重大外资投资项目引进,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本点,紧扣县委确定的预期目标任务,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二是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认真落实援企稳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切实保住群众的“饭碗”,力争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500人以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000人。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高度关注困难群体生活,强化救助措施,兜牢民生底线。深入实施好市场主体培育攻坚工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力争年内新登记市场主体1150户。着力开展关键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专项行动,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锻造长板,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树牢“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大向上争资力度,切实兜住“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底线。
(三)突出投资拉动,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围绕年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的目标,认真落实抓项目稳投资工作机制。抓住国家继续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两新一重”建设等政策机遇,积极做好重大项目的申报争取工作,力争一批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州的盘子,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重点抓好投资129.45亿元的昆楚大高速公路通道扩容工程、投资42.93亿元的姚安至南华高速公路建设,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逐步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抢抓实施“兴水润滇”工程的重大机遇,加快河湖库等关键性水系连通,推进投资25亿元的滇中引水等工程建设,争取实施投资4亿元的岔河引水项目、投资2.98亿元的洋派水库提质增效工程,续建投资1.31亿元的姚安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继续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有效解决区域性“用水难”问题。加快布局绿色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网、油气管网建设,加快推进中缅天然气南华分输站至姚安管输供应气源系统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包括能源、交通、城市、水利在内的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进而形成融合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智慧能源基础设施、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水利基础设施等建设;统筹推动民生领域、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等领域重点投资项目建设,夯实高质量跨越发展基础。
(四)坚持扩大内需,全力以赴稳增长。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强化政策和制度供给,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州稳增长政策措施,制定实施我县支持实体经济、促进消费、扩大投资等稳增长政策措施,严格落实经济运行“五个主题”、县级领导“七挂钩”、挂图作战等制度,持续实施“十大专项行动”、“六大攻坚工程”,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强化经济运行预警分析,及时应策推动问效,切实稳增长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以上。千方百计壮大“牛、花、菜、果”规模,持续加大“乡村振兴产业贷”“金牛贷”等政策扶持力度,加快青贮饲料商品化工作进度,持续抓好“一县一业”肉牛产业示范县创建工作。加快昆明花拍中心姚安优质货源集货中心建设力度,新增优质花卉生产基地5000亩。以打造弥兴镇有机蔬菜小镇为引领,建设5000亩高品质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优化特色水果产业结构和布局,打造水果交易集散地。引导更多的农民投身主导产业发展,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的全产业链,形成投资活跃、购销两旺的产业发展新环境。实施更有针对性、更大力度的促消费政策,支持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促进旅游市场复苏,带动餐饮、住宿、娱乐等消费增长。开展“以旧换新”活动,推动家电、汽车等工业品下乡,通过发展电商平台,推动农产品进城,切实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力争实现批发业商品销售额、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住宿业营业额、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3.5%、15.5%、18%和18%,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
(五)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一是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围绕“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建立健全“简便、快速、精准”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救助、产业扶贫利益联结全覆盖、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扶志扶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等“六大”机制,接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消除边缘户致贫风险和脱贫不稳定户返贫风险,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二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要求,精心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乡镇、重点村建设。启动实施一批田园综合体、精品示范村和美丽乡村。全力确保“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服务业,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统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确保农林牧渔业可比价总产值增长12%。
(六)打造田园城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田园城市”建设的理念为指导,以“城乡一体”为导向,以“多规合一”为推动,加快进度、尽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县城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加快推进栋川、光禄同城化发展,着力打造楚中最具特色的田园之城。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特色小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加快推进州级重点镇开发建设,兼顾大河口、适中等小集镇发展,推进县城城郊结合部和集镇中心村建设。认真总结提炼“城增村减”建设美丽乡村试点经验,以光禄镇何福新村、栋川镇青龙社区、弥兴镇石官村为示范,加快美丽宜居乡村综合示范区、重点示范村、一般示范村、原址整治村的规划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以点突破、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面,形成规模整体效应,提升我县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品牌”。
(七)强化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不断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实施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工程、平台搭建工程、主体培强工程、人才引培工程等,建立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培育1—2个科技创新型试点企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专、精、特”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支撑,多种所有制形态共同创新的发展格局。继续开展“双创活动周”、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不断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加快创新型姚安建设。努力在新基建、新技术、新产品上取得新突破、形成新动能,积极把握新技术应用、新经济模式的市场潜力,与牛、花、菜、果四大主导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新业态经济结合起来,努力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
(八)持续深化改革,全面强化对外开放合作。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改革,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入融合、高效联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效政府更好结合。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民营经济、投融资、商事制度、自然资源、国有资产、要素市场化等重点领域深层次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落实有效融入楚中“1+4+1”城镇群和环楚雄“半小时经济圈”的要求,找准深度融入“大循环、双循环”切入点,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把姚安建设成为昆楚大复线上的绿色经济发展走廊,滇中连接滇西重要战略枢纽,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并举,强化“一把手”招商,实施“精准招大商抓落地三年行动计划”。
(九)促进和谐共生,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决查处乱砍滥伐、乱挖山石、毁林开荒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森林火灾等林政案件侦办力度,全面落实“林长制”,构建党政同责、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林长制”治理体系,实现以“林长制”促“林长治”。持续抓实“河长制”,做到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全面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严格落实绿色发展相关政策,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积极鼓励环保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美丽公路、美丽河湖、美丽景区建设,持续打好蓝天、净土、碧水三大保卫战,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巩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姚安模式,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样板。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高效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实施节水行动,开展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加快推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确保县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以上。
(十)着力改善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以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实施补短板惠民生专项行动,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城乡普惠性学前教育投入,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和老年教育。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体育事业发展。二是加快健康姚安建设。巩固提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果,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传承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彝医药),打造“中国彝药之乡”品牌。加强疾病防控和检测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重大疫病防控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持续巩固爱国卫生专项行动成果,不断提升全民公共卫生素质。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深入挖掘彝族文化资源优势,助推彝族梅葛、姚安花灯等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文艺创作“八大工程”,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四是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和临时救助范围,确保应保尽保、应助尽助。以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为重点,补齐养老机构结构短板,提速医养融合发展。
(十一)强化风险防控,提高社会治理水平。2021年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我们要牢牢守住各类风险底线,决不能因防范不利影响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开启乡村振兴大局。要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扎实抓好金融、政府性债务、国有企业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切实推进“法治姚安”“平安姚安”建设,扎实做好禁毒防艾、防灾减灾、应急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依法治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多措并举抓好疫情防控,做到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弹,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姚安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环境。
各位代表,实现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工作安排,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虚心听取县政协的意见和建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