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首页> 规划信息   >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关于姚安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 姚安县发展和改革局 | 访问量:14495 | 发布时间: 2020/5/25 17:44:30

——2020年5月19日在姚安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姚安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姚安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州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紧扣州委“1133”战略,县委“一乡两城三基地四产业”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十七届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各项计划目标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

(一)稳增长各项措施全面落实。坚持目标导向,制定实施县稳增长29条、“六大攻坚工程”“十大专项行动”等稳增长政策措施,认真落实经济运行“五个主题”制度和指挥调度机制等配套措施,深入落实“五个一”“四挂钩”“四个服务团队”“三进企业”等制度性安排,扎实开展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下同)增长10.6%,超预期目标0.1个百分点,全州排名第4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8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2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7亿元,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9亿元,增长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6亿元,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1%;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长3.45%;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7%和9.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完成州下达指标。

(二)重点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高原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加工业、文化旅游业和新能源产业四大产业培植迈出新步伐,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高原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扎实有效,实现粮食总产量9.7万吨,保障了粮食安全。种植烤烟6.4万亩,完成烟叶收购862.5万公斤,实现产值2.5亿元。切实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整合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3亿元,强力推进“牛、花、菜、果”四大主导产业。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6.8万亩,实现产值7.5亿元;水果种植面积达2.9万亩,实现产值1.8亿元;花卉种植面积达1万亩,实现产值7000万元;肉牛存栏突破14万头,价值15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5万亩,实现产量0.3万吨,产值6553万元。投资3.7亿元建成了占地380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1个,建成蔬菜标准化育苗工厂20亩、种植大棚1490亩、花卉温室大棚1085亩、姚安软籽石榴基地1.6万亩、万头肉牛养殖基地1个,建成物流交易市场1个,建成果蔬冷藏库16座,总库容1.3万立方米,年处理保鲜蔬菜达10万吨以上。引入云南禾韵、云南滇耘、楚雄永兴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经营,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3.8亿元,农业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8.6亿元。成功举办了姚安“荷花节”“石榴推介会”“牛展会”,有力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83个、家庭农场31个、专业大户421户,从业人员达1574人,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7059户农户增收1.7亿元。创建“一村一品”产业专业示范村38个,完成有机农业发展规划编制,全县累计获得绿色食品认证34个,有机农产品认证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

——绿色食品加工业稳步推进。充分利用原草海监狱转让的4800亩土地与云投公司合作,整合投入资金3.7亿元初步建成了规划面积达2.7平方公里的“姚安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配套建设产品筛选分级、加工及冷链物流中心148亩。切实加大园区配套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成园区固定资产投资7026万元,入园企业达33户,其中州级以上龙头企业27户。芨源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佳祎云菜产业科技发展公司2户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成长型企业,云南海润茧丝绸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民营小巨人企业,15户重点企业入选云南省名特优产品库,2家生物医药和健康产品企业纳入统计范围。以鲜花饼、优质米、蔬菜、山药、核桃、畜禽、酿酒为重点的绿色食品及加工业持续发展,园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1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46亿元,销售产值27.6亿元。发展电商服务平台21户,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3406万元。

——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持续推进光禄古镇创建全省一流特色小镇和金秀谷康养小镇创建州级一流特色小镇工作,光禄古镇累计完成投资13.3亿元,金秀谷康养小镇完成投资1.5亿元。积极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全力以赴推进旅游革命,“一部手机游云南”APP应用成效明显,“二月八”龙华会、“荷花节”“牛展会”“软籽石榴节”、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等系列旅游宣传营销活动集聚效应逐步放大,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7亿元。围绕“引领新兴服务业,构建第三产业新体系”工作重点,大力发展休闲度假酒店、商务酒店和经济型酒店,在县城南片区建成四星级精品酒店1个,新增旅游市场主体4户,认定诚信企业餐饮43家、酒店36家、旅游商品3个。组织3户企业参加2019年南亚东南亚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1户企业参加第五届省民族饮食文化节,2户企业参加第十五届中国昆明国家农业博览会,1户企业参加第六届云南名特小吃暨民族饮食文化节。

——新能源产业实现新突破。主动融入全省打造“三张牌”和州委“1133”战略,把打造“绿色能源牌”工作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突破口来抓好抓实,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清洁绿色能源,全县绿色能源产业加快发展。7个风力发电场运营良好,全年风力发电量达10.74亿千瓦时,实现产值6.44亿元,同比增长9%。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投资450万元在栋川镇、太平镇、前场镇、官屯镇四个乡镇五个村委会建成装机容量672千瓦的光伏村级电站,投资2340万元在38个贫困行政村建成装机规模3464千瓦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累计发电220万千瓦时,实现产值160万元。新能源汽车应用得到有效推广,全县新增新能源公交车12辆,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0个,投入使用28把充电枪,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10辆。

(三)稳投资抓项目成效明显。以列入州39个“四个一百”、年度重点项目及5个中央资金项目为抓手,深入开展抓项目稳投资专项行动,坚定不移推进“构二破三”和“调二提三”工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8781万元,争取到专项债券资金3亿元,完成2019、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申报工作,申报项目25个,项目总投资22.76亿元,申请专项债券资金16.19亿元。投入项目前期经费1250万元,编制349个2019年重点支撑项目,项目总投资709.5亿元。加快PPP项目申报入库,4个重点项目经省级审核录入财政部PPP项目综合信息平台,项目总投资规模达16.93亿元。楚姚高速、昆楚大复线、滇中引水、“美丽县城”、特色小镇、河库连通龙鼻子引水工程、智慧城乡环卫一体化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稳步推进。严格执行项目审批、备案各项工作要求,通过重大建设项目库及时指挥调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四)城乡建设步伐全面提速。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推进,编制实施《姚安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以“六城同创”“美丽县城”、特色小镇创建、五好农村公路、河库连通等重点项目为抓手,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启动总投资24.8亿元的“美丽县城”建设项目62个,引进社会资本方合作,推进智慧城乡环卫一体化、智慧停车场、光禄古镇特色小镇等PPP建设项目。投资2800万元实施了迎晖路延长线等5条市政道路和县城破损路面修复。积极开展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成功创建园林单位30家、县级园林小区16个。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23家房地产开发商全年销售商品房面积达29.1万平方米。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城乡“一水两污”项目稳步推进,集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美丽乡村愿景逐步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1个、省级民族特色镇1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10个、州级民族特色村10个。

(五)改革开放活力涌现。一是全面完成全县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工作扎实推进,认真清理现有行政审批事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事项,动态调整10类6750项权责清单,进一步提升了权责清单的公信度和权威性;二是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六大攻坚工程”“十大专项行动”,稳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一部手机办事通”,“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反映良好,营商环境年度第三方评估取得了第四名的良好成绩;三是全面实施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改革,签发电子营业执照688个,企业登记实现“零上门”“零见面”“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一次办结事项达100%;四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成效,产权、要素市场化配置领域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挂牌成立了楚雄州融资担保公司姚安县办事处,为县内7户企业提供7笔1280万元的资金支持,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抵押担保难、融资难的问题;五是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公务用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综合改革、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司法、公安、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改革深入推进;六是持续深化开放合作,充分利用南博会、火把节、荷花节、云品入沪、沪滇合作等展会和交流合作平台,深化与发达地区在旅游、文化、经贸、产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开拓对外开放合作新境界;七是出台《姚安县2018—2022招商引资规划》,积极策划包装重点招商引资项目130个,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精准施策抓招商,全年实施县外经济合作项目176个,到位县外资金122.1亿元,增长21.1%,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28个,项目协议投资191.7亿元。

(六)创新创业能力持续增强。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细化实化创业扶持政策,研究出台鼓励创业创新的具体实施办法,不断激发创新创业的发展新活力。投入研发经费790万元,较上年提升0.12个百分点,研发经费(R&D)投入强度达0.15%,新增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8个,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入楚工作有序推进,征集上报科技入楚项目38个,圆满完成州下达的征集任务;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户、科技型中小企业22户、星创天地4个。认真组织企业报名参加第五届楚雄州创新创业大赛,获省级科技成果提名奖2项。全县拥有注册商标366件,新增专利授权50件。创新创业平台搭建不断推进。成功举办第三届科技入楚姚安专场,签约项目13个,签约金额34亿元。

(七)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扎实推进“810”民生工程,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民生支出达14.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2%。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开支,全年“三公经费”支出为481.5万元,比上年573.5万元减支92万元,同比下降16%。县幼儿园迁建项目稳步推进,乡镇幼儿园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均衡持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考上线率稳步提升。县人民医院提质达标项目全面实施,县中医医院建设二期项目稳步推进,全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建成覆盖县、乡、村的中(彝)医药服务网络,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实施。医疗健康、生物医药和养老养生产业日益壮大,乐养中心入住率达90%以上,“阳光家园”居家托养项目稳步推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参保人数达36万人次,发放各类社会保障金2.6亿元,减免医疗费1.1亿元,发放城乡低保资金4367万元。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499人,新增城镇就业3493人,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22102人次,创业培训131人,发放就业补助资金370.9万元,公益性岗位补助资金157人118.67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8户1320万元,“贷免扶补”创业贷款223户3340万元,带动1773人实现就业创业,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2.82%。

(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化。完成营造林1.1万亩,完成人工造林0.6万亩,完成长江防护林三期退化林修复0.5万亩,四旁及义务植树550.4万株,超额完成了州下达目标任务。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3.91万亩,兑现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1096.5万元,兑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043.1万元,天保工程管护面积达189.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8.5%。县、乡、村三级河长制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河长巡查和水行政执法巡查工作进一步强化,“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初步实现。大力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等战役。抓好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马游河小流域治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第二污水处理厂、蜻蛉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大麦地水库水源地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环保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创建工作,全县9个乡镇已有8个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乡镇,完成49个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通过省级验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年完成污水处理181.2万吨,化学需氧量(COD)削减393.8吨,氨氮削减50.7吨,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

(九)脱贫成效持续巩固提升。围绕“四不摘”工作要求,始终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采取“六个抓落实”,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全力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巩固提升行动、就业扶贫巩固提升行动等9大专项行动,进一步压实责任,加大对未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267户685人如期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68%。完成扶贫项目规划8大类143项9.2亿元,加大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投入扶贫资金3.1亿元,集中资金解决脱贫攻坚“短板”问题。完成投资7900万元的国开行二期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7000万元的易地扶贫搬迁结余资金产业扶贫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带动,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并实现持续稳定的收益。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协调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次产业发展的不合理结构难以支撑全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二是项目投资支撑力弱,缺少带动性强的骨干项目,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发挥不充分;三是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难以持续,工业经济增长靠风电支撑,随着风电产能逐渐达到顶峰,可挖掘的潜力越来越小;四是商贸服务业发展滞后,企业“小散弱”的问题突出,发展基础薄弱,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拉动三产发展的潜力有待挖掘。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做好今年的工作十分重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全省打造“三张牌”、州委“1133”战略,按照县委“一乡两城三基地四产业”发展思路和县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的部署,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好“三力”建设,立足“一坝一路”空间布局,聚焦乡村振兴,以项目投资为抓手,培强做大牛、花、菜、果四大主导产业,千方百计促农增收,全面提升群众经济实力;强化工业招商,下大力气补齐工业短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全面提升工业税收支撑力;加快推进城镇开发,提升城市品位,着力推进光禄古镇、洋派水库、观星基地旅游开发,打造休闲观光农业之乡,全面提升姚安人气吸引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州、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总量排名在全州10县市中争先进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和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完成州下达目标。提出上述目标,既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要求保持一致,又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形势和我县发展实际,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稳住经济基本盘,还要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确保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三、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建议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感染疫情,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系列重要部署,按照“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两必胜”要求,制定实施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9条措施的意见》《姚安县一季度落实“四两”、“四确保”要求稳增长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在确保疫情稳定的情况下,加快推进复工复产达产、复商复市,全力抓好春耕生产、重要物资和基本民生保障等工作。经过各方面不懈努力,全县疫情防控成效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一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亿元,增长2.2%,增幅排名全州第4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挑战前所未有,但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也前所未有。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化危为机、迎难而上,就能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就一定能够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就一定能够如期完成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目标任务。围绕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建议重点抓好以下10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关于坚决打赢新冠感染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准确分析研判疫情形势,因时因势完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等各项措施,引导人民群众做好必要防护,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提供有力保障。坚持“四两”“四确保”要求,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贷款扶持和复工复产力度,全力降低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和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奋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全力以赴抓项目稳投资。稳步推进“构二破三”“调二提三”工作,进一步压实稳投资工作责任,形成抓项目稳投资工作合力。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州投资导向,加强项目投资工作,全年筹集项目前期经费不少于1500万元,重点抓好姚安至南华至南涧高速公路姚安立交连接线、国道G227姚安至牟定公路改建工程姚安段、老年康复管护中心建设项目、商业综合体、肉牛屠宰冷链物流中心、中医医院三期(安宁疗护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谋划重点支撑项目不少于329个,项目投资不低于450亿元,年内完成投资不少于105亿元。重点实施好有机农业示范县创建、“美丽县城”建设、光禄特色小镇和金秀谷康养小镇创建、国家储备林生态建设、蜻蛉河流域城区段水环境综合整治、龙潭箐水库工程等项目,抓实项目要素保障,抓好重点建设项目的动态管理,完善重点项目进度台账,确保项目工程有序推进、按期竣工。认真贯彻落实好促进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积极吸纳民间投资撬动项目投资增长,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低于15%。

三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培强产业为突破,围绕打好“绿色食品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全力推进“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和产后服务体系项目建设,确保粮食产量在10万吨以上,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稳定15万亩核心烟区,种植烤烟6.4万亩,实施好7万亩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围绕“一坝一路”生产力空间布局,聚焦肉牛、花卉、蔬菜、水果、生猪、核桃、食用菌、中药材八大优势产业,持续打造“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做强做大四大主导产业,进一步提高肉牛产业规模化水平,引入肉牛精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打造10个肉牛重点村,争创全省“一县一业”肉牛生产重点县;优化花卉产业发展布局,引进省内外知名企业,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做强花卉产业;加快有机农业示范县创建步伐,坚持蔬菜产业有机化,打造弥兴镇5000亩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加快草海冷库仓储冷链物流中心建设,整合优势资源,提升特色水果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滇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科技物流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10万亩高原特色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建设,组建农业产业投资公司,搭建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形成“大产业+新平台+新主体”发展模式,推动姚安现代农业实现转型升级,切实增加群众收入。

四是千方百计抓工业促增量。深入实施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攻坚工程,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高新技术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着力破解制约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体制机制障碍,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继续深入实施民营经济发展“十大工程”,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发展新动能。健全完善融资担保体系,进一步优化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的使用,建立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培强壮大优势企业,补齐产业链条短板。全面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确保系列减税政策落到实处,盘活存量做大增量,深入实施企业精准帮扶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三进企业”活动,扎实推进工业经济攻坚“四项支撑工程”。抓实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姚安有机肥加工厂、万头肉牛养殖加工厂、特色花卉产业加工冷链中心、果蔬冷链物流仓储中心建设,确保工业投资稳定增长。

五是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深入实施挖潜力促消费专项行动,积极推动复商复市,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能力,释放消费潜力,发挥消费对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持续推进“美丽县城”,进一步加快光禄古镇创建全省一流特色小镇、金秀谷康养小镇创建州级一流特色小镇步伐,加快洋派水库片区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突出抓好“吃住行、游购娱、康体休”九要素,进一步完善医疗、文体、商贸等现代化服务功能,加快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坚持文旅融合、农旅结合互动发展,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加快文化旅游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六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持续推进“宽带姚安”工程,聚焦4G补短板、千兆宽带、5G网络覆盖等重点,加快互联网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结构优化和承载能力扩容,深入推进“三网融合”,加快行政村数字电视网络覆盖。瞄准经济社会要素全面数字化目标,以数字资源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运用,推动政务服务、工业发展、旅游文化等产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以政务数据资源全面数字化为突破口,制定便于共享、汇聚、开放、应用的“一数一源、一源多用”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加快推进“一部手机办事通”“一部手机治理通”“一部手机游云南”“一部手机云品荟”“一部手机就业通”等平台推广运用。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积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产业数字化,以农村农业“产购储加销”各环节技术创新为支撑,逐步发展壮大农村电商服务平台,提升农产品网络化运营和智慧化流通能力,构建绿色食品全过程质量安全可追溯产供销体系。积极引进国内领先的大数据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力争实现我县数字经济企业零突破。

七是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各领域改革,精准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不断培育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源。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着力打造“三个更优”的营商环境,加快完善产权制度,加大对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力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积极推进财税、教育、医疗、文化、就业、殡葬制度等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有效提升政府效能。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开放投资领域,激发民间投资主体活力,切实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专业的投融资体系。

八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继续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和陡坡地生态治理、湿地修复、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等项目,强化“三线一单”空间管控,促进特色风貌线、绿色生态线、景致景观线“三线合一”。着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推进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和乡(镇)、村污水和垃圾治理,推进“厕所革命”,确保全县村庄人居环境达到1档标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节能减排配套技术改造,提高废弃资源再利用率,打好绿色能源牌,积极支持发展以太阳能、风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运用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家级生态乡(镇)、省州级生态村、绿色学校等创建工作,巩固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成果,积极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

九是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围绕整县脱贫目标和“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深入开展问题大排查,全面补齐小康短板,提升贫困群众在产业、就业、住房、饮水、就学、就医等方面的保障水平,高质量完成年度贫困人口脱贫退出任务,确保全县458户1072个未脱贫人口在2020年6月底前达到脱贫退出标准。坚持投入、力量、考核“三不减”,落实好责任、政策、帮扶、监管“四不摘”要求,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及时将返贫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纳入帮扶,全力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解决好脱贫人口可持续收入问题,切实巩固好已脱贫人口脱贫成果,持续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确保每个贫困家庭都有增收门路,稳定脱贫,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十是全力编制好“十四五”规划。按照国家和省、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加快推进“十四五”发展基本思路、区域协调发展空间布局、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等重大前期课题研究,提出未来五年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改革举措。创新编制方法,坚持“用本脑”和“借外脑”并重,积极引入国家和省专门机构及智库参与规划编制工作,切实提高规划质量和水平。规范规划编制程序,坚持“开门编规划”,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提高公众参与度,高起点、宽视野、大格局、切实际编制好纲要和重点专项规划,绘制好姚安发展蓝图。

各位代表,实现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工作安排,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虚心听取县政协的意见和建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为推动姚安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