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首页> 旅游姚安   > >  文物古迹
姚安知府杨日赞与文峰塔
来源: 姚安县文化和旅游局 | 访问量:17302 | 发布时间: 2022/12/6 9:49:40

《姚安县志》记载,文峰塔始建成于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源起嘉靖年间姚安知府杨日赞,为培植文风而建,迄今已400多年矣!

杨日赞,嘉靖七年,即公元1528年举人,字克臣、号东淇,揭阳桃山都洋淇里(今属揭阳市登岗镇洋淇村桥南)人。其父杨瑄,字良瑜,号潜庵,诸生,以累“试弗售,辄弃去儒衣”,在家讲学授徒。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杨日赞补官徽州府同知,后任南京刑部、户部员外郎、郎中等,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杨日赞擢升云南姚安知府。

新知府杨日赞上任伊始,姚安苴却蛮作乱,“百里之内,居民骚然,以死伤告急者百馀家,失业流徙者不可胜数”。所谓苴却蛮者,即云南彝族八种之一。对此,杨日赞怎能安于寝食?立即“白之当道,调兵剿平诸蛮”。因此,朝廷派云南副使沈桥赴姚安与杨日赞会合,同提举王朴、通判张翊、指挥王经纶督兵合剿,最终平息这场局部叛乱而“流徙复业,民乃安堵”。

平息叛乱之后,为了姚安的长治久安,或说是避免叛乱重蹈,杨日赞又建议朝廷在苴却一带“设守备,督营兵”。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在苴却设立督捕营,并“设守备指挥一员,千、百户各一员,官军一百一十名,勇夫九十名”以防控。

杨日赞恪尽其职,治姚近十年,“刚方廉洁”,对犯人的罚金,“尽登公籍,毫无染指”。姚安治安稳定,“狐鼠豪右,屏迹胁息”。杨日赞很注重建设。在城墙方面,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对府治南门外的土城进行加筑,使其“高一丈二尺,广一百三十丈”,又在土城的“左右建敌楼,设四关门,缭以土垣”;人文景观方面,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重修德丰寺,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重修武侯祠。

姚安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密集的地方,“其民往往弄牧垂水,未谙文教”,入大明版图后,也和其他汉族地方一样设有学校,培育人才。杨日赞刚到任时,姚安的“黉校日圯,士人或滞自昔”。为政之先,重在育材。睹此,席未暇暖的杨日赞即“锐意修葺”姚安府学。“举庙庑之颓敝者一新易之”,如修“堂斋、肄舍”、改移棂星门方位、凿泮池等。第二年(公元1558年)竣工。士民“鼓舞加额”,都不约而同发出这样的感喟:“岂昔之姚安哉?”

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杨日赞向时任云南布政的陈善建议造文峰塔,以培植文风。陈善在其《文峰塔记》回忆这件事:“东山有武侯将台,西有古寺,北有古塔,而府学南向,前无文峰。嘉靖三十九年,前守揭阳杨君日赞,以南山大石淜之冈,此可以人力培也。议建塔於此山,则文峰插天,南北辉映,裁成辅相,庶有裨益。”随后,因杨日赞迁官,造塔之事,遂成美于他人。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文峰塔告成,后经明万历丙辰年(公元1596年)和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改扩建,“增高丈五,耸插天空”。

自文峰塔初建成以后,姚安儒风兴起,科第题名者更多。民风转变,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从。少不畔长,下不讦上。文峰塔“功于风化不小也”,亦是自然人文胜景。如此,前贤有诗云:

碧鸡金马问禺同,地纪蜻蛉汉史中。

人力借培峰矗矗,天容高点色翁翁。

相如词赋传来古,李善才名授受工。

毕竟文章归德行,遥承声教起儒风。

又云:

文峰高耸半天中,一塔嶙峋接太空。

苍翠远山排闼护,青葱佳气带烟笼。

本以崇文培地运,况将炼石补天工。

登科接兆花生笔,绎络题名际世隆。

文峰塔是姚安县现存唯一的古塔。塔高近30米,呈六方形,九级空心密檐式砖塔,由塔基、须弥座、塔身三个部分组成。塔心空旷,自一级至九级塔顶,有栗木枋做的十字架17台,可供人攀登上下。文峰塔造型大方,巍峨庄严。塔体高而瘦,技艺精湛,特色明显,是云南省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密檐式砖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1981年被楚雄州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由于东南角塔叉遭雷击,姚安县人民政府筹资修复,1992年经楚雄州人民政府拨款维修,1993年7月21日又遭受雷击及历经姚安1.15、7.09地震等影响,残损严重,2009年姚安县人民政府拨款对其抢救维修,恢复其原貌,再经楚雄州人民政府拨款维护,加固塔基。2011年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姚安文峰塔在当地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神话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王母娘娘发现姚安坝子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本应是一片人杰地灵之地,但姚安坝子却连年霪雨纷纷灾害横行民不聊生。王母动了恻隐之心,但上天的玄机,她老人家又不好自己点破,于是就拐弯抹角吩咐她的七个仙女中的三个女儿到姚安的南北方向各建造一座宝塔,限期一夜完成,天亮时分完工。大女儿投机取巧,用纸在北方的山上建了一座纸塔。二女儿偷懒,在西北方的山上选址造塔,塔才造了半截天就亮了。三女儿实在,在南边勤勤恳恳认认真真造了一座砖塔。天亮了,一阵大风吹过,大女儿造的纸塔就被大风吹跑了,造塔的地方一点痕迹也没有。二女儿在光禄后山上建了半截塔,现在原址上的残砖断瓦依稀可辨,山下的村庄也一直被人们称为白塔街,但人们始终不曾见到塔的半点踪影。只有三女儿造的这座文峰塔一直在姚安坝子南面的山冈上矗立。有了这座塔,镇住了所有的妖魔鬼怪,姚安坝子得以风调雨顺,作物丰收,黎民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管布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