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首页> 新闻   > >  综合
姚安县实施“三大工程”全力打造“全国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
来源: 姚安县残联 | 访问量:1524 | 发布时间: 2024/11/11 17:23:35

近年来,姚安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宗旨,转作风、提效能、抓服务、促发展,增强广大残障人士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创建了1个省级“残疾人之家”、1个省级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残疾人乡村振兴帮扶示范基地、1个省级残疾人托养示范机构、1个省级盲人按摩规范化店、1个省级彝绣示范点、63个省级残疾人自主创业示范点,1个州级残疾人电子商务(直播)实训基地,1个州级盲人阅览室,1个精神残疾人工娱治疗基地,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无障碍环境示范县,国家级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2024年,姚安县被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评定为云南省首家“全国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

一、实施志愿服务规范化工程,实现阳光助残志愿服务有“热度”,保障关爱常态长效

一是创建“姚安志愿服务”特色品牌。立足全县工作实际,广泛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统筹团委、妇联、宣传、教育、卫生、红十字会等部门力量,建立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动员党员干部投身志愿服务事业,带动了志愿者协会、微公益服务中心、爱心志愿服务中心等一大批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目前,姚安县共注册志愿者36165人,志愿服务队伍349支,全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942场次。二是发挥“专门协会”积极作用。依托全县79家专业协会和基层残疾人组织,深入开展“精准滴灌”式志愿服务,开展了“将心比心”“精准康复心理支持服务”“农民画”“有爱守护、放飞梦想”“与梦同行 共享美丽”“助残共富”等一系列志愿助残活动,免费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服务,助力农村残疾人家庭提高经济收入,改善家庭困境,丰富残疾人的业余生活。三是用好全国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服务平台。依托姚安县残疾人托养中心现有设施设备,将托养中心成功创建为2022年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在全国建设的50个自强健身示范点之一,充分利用现有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和体育健身器材等硬件设施和托养中心康复护理人才队伍,为更多残疾人提供体育健身和康复服务,面向基层残疾人提供指导、咨询、培训、活动组织和上门服务。

二、实施志愿服务专业化工程,实现阳光助残志愿服务有“温度”,确保爱心传递有序有为

一是立足“速见效”,提供物质支持。依托全县志愿服务团队和残疾人工作实际,发起“手拉手心连心”“一路同行”等多种助残志愿微活动,以“见缝插针”式的志愿服务和帮扶助力残疾群体解决生活实际困难。近年来,为900多名精神、智力和重度残疾人开展“居家养老”托养政府购买服务;免费为150户家庭配发和安装轮椅、助听器、拐杖、坐便椅、护理床等各类辅具价值共计60余万元;每年投入40多万元为全县3000多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实现符合条件残疾人100%参保,以细致周到的服务和真金白银的投入助推残疾人事业发展。二是着眼“谋长远”,助力自力更生。把促进残疾人就业作为帮扶的重要实事来抓,开展“三个一批”促就业活动,充分发挥机关单位、专业协会、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广辟就业渠道,加强与全县劳务派遣公司的深入合作,实现推荐就业一批;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结合姚安“花卉工”劳务服务品牌,动员全县花卉企业、彝绣车间广泛吸纳残疾人,实现自主就业一批;整合人社、乡镇力量,针对残疾人开展家庭种养殖技能、实用技能培训,实现指导就业一批。近年来,累计每年对3000多名符合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开展就业状况和需求调查;组织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20余期,扶持60户残疾人家庭从事个体经营,受益人数达600余人次。三是聚焦“心愉悦”,丰富文体生活。从建强基础设施入手,打造群众性文化活动阵地,累计建成活动广场4个、口袋公园17个,篮球场12个,11人制足球场2个,历史文化展览室、生态廊道、运动公园、社区活动阵地、长征国家文化主题公园等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75处,覆盖率达100%。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增强残疾人主动融入社会的信心和勇气,今年来,累计举办“啦啦操”“荷城杯”“村BA”“工间操”“马拉松”等各种形式多样的全县性活动,不断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

三、实施志愿服务信息化工程,实现阳光助残志愿服务有“速度”,实现行业内外互联互通

一是增强沟通联系,凝聚工作合力。将阳光助残志愿服务放在推进全县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进行统筹谋划,在残联牵头抓总的同时,统筹财政、团委、妇联等单位力量,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制定解决方案。近年来,组织云南外婆味道餐饮有限公司等20余家爱心企业长期参与公益助残捐赠,帮扶残疾人200人次,形成了政府联动、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二是改革服务事项,简化办事流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工作部署,对民政、医保、人社等部门联办事项进行流程整合和重塑,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全过程各流程进行明确,推广应用“办事通”APP,对办事指南进行动态精简,实时更新,开展“指尖办成一件事”“进一次门办成事”等专项行动,持续增强残疾人办事便捷度。三是优化服务方式,提供上门服务。以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为抓手,在惠残助残政策推广落实上深入乡村一线、田间地头,组成工作组到全县各乡镇开展“政策找人、服务上门”主题服务活动,为300多名因各种原因无法到指定医疗机构办理残疾人证的残障人士开展入户办理残疾人证服务,为400多名残疾人上门开展政策宣讲,为200多名残疾人入户开展残疾状况筛查和残疾登记评定,真正把残疾人事业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不漏一人,不落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