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首页> 旅游姚安   > >  民族文化
“姚安花灯”保护与传承
来源: 姚安县文化和旅游局 | 访问量:26389 | 发布时间: 2022/3/24 9:54:56

姚安,是云南花灯流行的地区之一,素有“花灯窝子”“花灯之乡”美誉。花灯是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姚安花灯曾有过 “唱到中南海”、“舞到东南亚”的辉煌,说明其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建设 “文化大省”“文化强州”“文化荣县”战略感召下,姚安花灯正在健康成长、普及和提高。姚安花灯要发扬光大,了解其内涵,熟悉其特点是基础,掌握其规律,贴近生活,贴近民众,挖掘提升其艺术品位是关键,不断创新发展是重任。随着中原文化艺术的流入和传播,在漫长的岁月中,民族之间互相同化和汉化。但无论是怎样同化,各民族民间艺术的特点,最终还是各自保留了下来,这就形成了姚安地区最早以彝族为主的“彝族歌舞”和融入了中原文化艺术特点的以汉人为主的“姚安花灯”。

就目前来看,姚安的花灯传承人数量可观,队伍庞大,传承展演活动能正常开展。但仔细分析,短板也非常明显:30岁左右的传承人屈指可数。并且这为数不多的传承人中,外出打工者居多,只能在春节返乡期间参加一些传承展演活动,因而技艺提高不快,甚至于有少数传承人因生计所迫无心演艺而慢慢淡出队伍。这是一个潜在的危机,如果不未雨绸缪,十年二十年以后,姚安的花灯传承将面临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困境。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也许某一天,当这些传承人熬过自己的生命周期,“花灯之乡”的美誉也就消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了。

一、国有文艺院团传承带动不足。

我县文艺团体存在人员编制不足、进出渠道不畅,后继乏人,人才难引进、留不住,编剧、导演、作曲、舞台美术、指挥、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特别是剧团因为改制,大批优秀艺术人才退休、调离、辞职,留下的部分人员因年龄、身体情况已不适应舞台演出,公司以合同制、低待遇的方式难以招聘到优秀人才;人员不足,人才不齐导致剧目生产和业务工作开展困难,遇到重要的排练演出活动,都要临时聘请创作和演职人员。

二、产业化程度低,民间传承力量支撑乏力。

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推进,人流,物流,信息流,文化流步伐的不断加快。加之当前广大农村青年因受知识水平、审美层次、盲从心理、新鲜好奇等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使得许多外来的通俗、粗浅、轻浮,甚至垃圾文化在广大农村大肆流行,充斥农村文化娱乐空间。而许多优秀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备受冷落,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挤压。随着一批批民间老艺人的老去或离世,使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形势越来越严峻。虽然国家、省、州、县也都在同心协力地保护着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稳步传承,国家给予各级传承人不同程度的生活补贴,各种大大小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会、文艺汇演也在县文化和旅游局的组织下搞得风生水起,但从根本上也解决不了非遗传承人养家糊口的问题。

三、“传帮带”跟不上,人才青黄不接

由于近年农村青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许多有文艺天赋的农村青年长期在外,一部分传承人外出务工,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难于开展,制约着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在传承,难点也在传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再去学习那些古老的技艺,这是非遗传承最难解决的地方,简单来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日新月异,很多的技艺并不能满足市场的审美和要求,更重要的是收入微薄无法靠其养家糊口,再就是大城市对青年人的吸引力,这边造成了令人担忧的局面。

四、加强姚安花灯传承保护的几点建议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很多正面临着被遗弃、损毁、消亡、流失的危险。我们既有责任把祖先留下的这一难得资源保护好,完整地传给子孙后代;又有义务将其开发好、利用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姚安能完整地保留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对当地,就是对整个人类社会都是一笔宝贵财富和难得资源。一定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在抓好保护传承的同时,有序地推进开发,使其发扬光大。

(二)切实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多年来,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能演唱的老艺人越来越少。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传承规划,认真扎实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一是要进一步抓好收集、整理、研究和宣传工作;二是对目前演唱的老艺人给予适当补助,提高他们的生活地位和传承的信心;三是在当地学校开设梅葛、花灯、坝子腔培训,培养传承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给下一代。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归根结底还是要让这份遗产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不好就无从开发,不进行开发利用,就难于实现持久的保护。姚安作为一个历史文献名邦,拥有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里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必须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条件,真正把资源转变为经济。一是要依托这一特色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开发步伐,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远保护;二是要争取上级支持,抓住机遇,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三是要加强接待住宿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接待条件,要依托资源优势,坚持规划一步到位,建设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把姚安培育成拥有浓郁民族风情,特色的精品旅游区。促进姚安经济社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素质。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顺利进行,就必须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在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提高队伍素质上下功夫。一是要抓好农村文艺创作,表演人才的培养。通过节日、节庆等活动,为农村文艺创作,表演人才提供展示才能,脱颖而出的平台。同时也通过这一形式发现和培养人才。二是加强农村乡土人才和民间艺人的培养。要加大保护和扶持力度,对有贡献,有才艺的民间艺人,文化创作人才和各类乡土人才通过生活上关心,市场上回报,经济上补助等形式进行扶持,促进民间文化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魁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