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首页> 新闻   > >  乡镇
大河口乡:清家底 梳堵点,担当作为护好农村集体“三资”
来源: 姚安县大河口乡人民政府 | 访问量:223 | 发布时间: 2025/7/1 16:08:18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群众关注焦点,也是基层监督重点。近日来,大河口乡以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抓手,组织村组干部遍访辖区内农户,“村不漏组、组不漏户”,开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起底、大排查,梳理出“私贷公用无人问、道路损毁无人管、租金拖欠无法追”三类突出问题,主动担当作为,打通乡村振兴“中梗阻”,畅通民生发展“微循环”。

清偿旧债,化解28年“心结”

群众积极参与并主动支持村组公益事业,本是好事。但面对蒿子箐村大伙房一组吴家学反映的问题,乡纪委工作人员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在开展问题大起底、大排查中发现:早在1998年,为解决大伙房一二组65户群众的吃水问题,5名小组干部到信用社贷款,用于架设小组自来水管,解决群众的吃水问题,时任村民小组长的吴家学贷款4700元。

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乡纪委及时深入核查,经核查,全乡3个村委会32户农户都发生了类似的事情,群众的贷款金额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当时的3个村委会9个村民小组的32名群众共到信用社贷款85900元,用于小组公益事业。随着时间的推移,无人过问偿还贷款事宜,无人牵头偿还,28年来,32名群众征信受损,导致32名群众及其家属至今都无法到金融机构贷款,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贷款处处碰壁。面对长达28年之久的“公益贷款变个人枷锁”历史遗留问题,乡村两级主动担当作为,统筹村集体经济收益资金,积极偿还,让涉及的群众从“黑名单”变成了“白名单”,彻底解决了融资难问题。

道路硬化,打通产业“血脉”

烤烟产业是大河口乡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每年的9月间,正是烤烟交售的黄金时节。2024年,麂子村的烤烟喜获丰收,但全村通往烟叶站的唯一一条村组道路大麂公路坑坑洼洼、破烂不堪,群众的烤烟无法及时交售,大河口乡麂子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王世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王世功及时向乡纪委反映,乡纪委及时跟进,深入村组了解相关情况,因修建昆楚大高速公路导致大麂公路不同程度受到损坏,项目完工后,因责任主体不明,各施工方之间相互推诿扯皮,修复一直搁置,群众早已怨声载道。

针对这一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乡纪委及时向乡党委报告,乡党委政府主动担当作为,一边设立临时分级点,满足烟农的交烟需求,一面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实施村组道路硬化,早日解决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在多方的支持下,2025年,在大河口乡境内实施了涉及3个村委会的7条村组道路硬化工程,投入资金822.42万元,实施村组公路硬化13.912公里,惠及3个村委会814户3310名群众,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出行条件,全乡境内6个村委会65个村民小组69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了村组道路硬化全覆盖,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出行条件,打通烤烟和农产品出村的“最先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

追缴租金,守护集体“家底”

“合同形同虚设,7年收不回一分钱!”一提起被长期拖欠的村集体租金,大栎树村党总支书记周国有直摇头。一段时间以来,面对部分市场主体差欠村集体租金的问题,让大河口乡的很多乡村干部都束手无策。在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监管中,大河口乡几位发现部分差欠村组集体的租金时间竟然长达7年之久,村组集体资金存在很大的流失风险。

自开展集中整治工作以来,大河口乡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契机,开展村集体租金清理,共发现差欠村集体租金问题7个,采取催缴承租方、通过法律途径等积极有效措施,共追回差欠村集体的租金23.007万元。

一口老井、半截残路、一纸旧约,看似小事却连着民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关键要敢碰硬、善作为。大河口乡党委书记表示:“我们将摸清农村集体‘三资’家底,妥善处理好各种历史遗留难题、构建科学监管体系,持续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力度,通过‘制度之锁’管好集体钱袋子,精准地投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出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