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首页> 新闻   > >  乡镇
适中乡:多元共治推动农村人居环境 提“颜”增“质”
来源: 姚安县适中乡人民政府 | 访问量:2106 | 发布时间: 2025/5/19 10:58:05

近年来,适中乡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点,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品质打造,切实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抓牢抓实抓细,努力铺就一幅生态、生产、生活和谐共生,宜居、宜业、宜游齐头并进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全面谋划弹好人居环境整治“协奏曲”

一是党建引领提升“战斗力”。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行“党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形成党委推动、支部发动、党员带动、干部促动、党群互动的“一盘棋”工作格局,凝聚党建工作合力,提升全乡人居环境整治战斗力。二是定期调度强化“行动力”。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协调调度,常态化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部署会,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压紧压实乡全体干部职工、村干部、驻村干部等工作责任,明确时间表、责任人,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工作有序有力、常抓常新。

全方发动吹响人居环境整治“冲锋号”

一是组织领导挥好“指挥棒”。成立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构建起由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统筹协调、班子成员包村、乡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包组、组长与党员包户的网格化责任体系,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处处有人干、处处有人管。2025年来,我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3次。二是党员带头当好“领头羊”。结合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入户宣传相关政策措施,督促群众落实好“门前三包”,切实做到房前屋后无垃圾、路面整洁无杂物。三是群众参与争做“主力军”。以实施“积分制+人居环境”为抓手,以健全村规民约为保障,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群众养成良好文明卫生习惯,实现人居环境整治由“推着干”向“比着干”“争着干”转变,真正让群众从“台下看戏”变为“上台唱戏”,推动村容村貌“大变样”。

全域整治打出人居环境整治“组合拳”

一是点上突破啃下“硬骨头”。聚焦人居环境整治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围绕辖区环境整治薄弱环节,全面排查整治垃圾乱扔、柴草粪乱垛、污水乱排、野广告乱贴、房墙棚圈乱搭乱建等不文明现象,落实包保责任,确保“重点点位有人清、重点路段有人巡、重点区域有人管”。2025年来,我乡清理各类垃圾、畜禽粪污及污水乱排等现象30余处。二是线上延伸搭建“铁脊梁”。以集镇和前适路沿线集中整治为主线,实行“网格管理、定人定责、区域到人、层层落实”工作模式,完善生活垃圾收处体系,加强沿线垃圾清理和规范停车,强化集镇门店规范运营管理,实现以点带线成面整治提升。三是面上覆盖打造“示范带”。认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按照“整村推进、重点整治、打造示范”的工作思路,组织各村积极开展人居环境绿化、美化、亮化等专项行动,着力打造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进一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由“脏”向“净”“美”转变。2025年来,我乡组织打造整治村(自然村)4个,提升村(自然村)3个。

全力引导凝聚人居环境整治“向心力”

一是宣传发动营造“氛围感”。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体系,通过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抖音及党员干部入户、村广播播报等形式,引导广大群众增强环保意识、养成文明习惯、参与环境整治,努力营造共建共治共创共享共管的浓厚氛围。2025年来,我乡组织转发环保相关宣传资料8余次,入户宣传50余人次。二是曝光机制打好“预防针”。结合每月“红黑榜”检查评比及石者河流域水体达标治理巡查反馈,形成问题清单,在乡村级宣传窗口和微信群进行通报曝光并要求限期整改,对多次提醒拒不整改的强化纪检惩处,达到曝光一批、惩处一批、教育一批的震慑效果,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见实见效。三是奖品激励注入“源动力”。依托“爱心超市”等载体,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推行行动换整洁、整洁换积分、积分换奖励机制,实现群众从“动不起来”到“停不下来”,全力营造人居环境整治人人参与、人人获益良好氛围。2025年来,我乡共组织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兑换活动3余次,发放奖励10余件,兑换积分100余分。(窦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