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首页>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 >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其他文件
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姚安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来源: 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访问量:27873 | 发布时间: 2022/8/30 8:24:52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部门:

《姚安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姚安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健康姚安建设,根据《全民健身条例》《楚雄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和《姚安县“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部署,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体育强县建设,持续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系列工程,完善结构合理、功能明确、网络健全、城乡一体、惠及全民、符合姚安实际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育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县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进一步完善,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基本补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短板,人民群众体育健身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举步可就,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更为健全,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更加丰富,各运动项目参与人群持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5平方米,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为92%,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9名。

二、主要任务

(一)加大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供给与升级

1.实施全民健身设施项目建设。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盘活县城空闲土地,用好公益性建设用地,支持以租赁方式供地,倡导土地复合利用。支持建设集文化宣传、体育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基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新建或改扩建1个体育公园,利用公园、河道等条件建设健身步道2条,积极推动县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加大农村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项目建设,努力推进全县9个乡镇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全覆盖,并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加大小康示范村等干道公路沿线地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

2.提升公共体育场所服务水平。结合公共卫生、应急避难(险)、消防安全、适老和适残等需求规划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和改造。完善信息化服务系统,数字化升级改造1个公共体育场馆,提升场馆使用效益。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政策和资金使用情况绩效评估,强化结果运用,按照公共文化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规定和要求,落实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政策,探索社会力量承接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提高运营效率。引导企事业单位和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试点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教育体育主管部门应在本区域公共体育场馆配置急救设备并开展相关培训。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社会和校园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

3.推进“大健康”步道设施建设。整合各类城市慢行道、绿道、健身步道、旅游步道、登山步道,大力推进覆盖全县、便民可达的“大健康”步道系统,兼顾步行、骑行、登山、轮滑等健身功能。编制步道规划需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空间管控要求,与居住环境整治、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同步设计实施。改造升级符合条件的公共慢行路段,使其具备综合健身功能。

(二)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1.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深化改革。推进县级体育总会规范化建设,加强单项、人群和行业体育协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引导各级体育社会组织下沉基层并积极发挥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社会组织的组建和开展活动。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适合由体育社会组织提供的行业性、专业性、技术性等非行政职能事项交由体育社会组织承担,激发体育社会组织内生发展动力。规范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及培训活动。将运动项目推广作为单项体育协会的主要评价指标,指导群众科学参与运动。

2.持续强化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常态化开展城乡居民日常体质测定和科学健身指导,宣传科学健身知识,传授科学健身方法。加强对群众体育发展状况、国民体质状况的监测和统计,明显增加城乡居民达到测定合格标准的人数比例。

3.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制度,持续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等级培训和继续培训,不断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提高指导员技能和水平。引导体育教师、专业体育人员参与全民健身服务指导。加大高危体育项目群众健身专业指导人员培养力度。

(三)举办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1.开展全民健身示范活动。制定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计划,广泛开展适合各种人群、地域和行业的健身活动,提高有组织参加体育锻炼群众数量。积极承办省州全民健身活动赛事,持续扩大荷城杯、三人篮球赛、大众篮球争霸赛以及健步走激励大赛等综合性赛事规模和覆盖人群。精心打造全民健身日、元旦节、三八节、重阳节、火把节、彝族年等节假日主题活动。加强开展“七彩云南全民健身”特色品牌创建活动,争取创建一个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组织群众性轮滑项目和县域足球推广普及活动。组织适合残疾人参与的健身活动。完善全民健身活动赛事举办、报备、绩效、安全等服务规范,加强举办和参与各级健身活动赛事的管理和服务,统筹新冠疫情、灾害应急等防控工作和健身活动赛事工作。

2.推广民族特色体育项目。积极争取建设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基地,传承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培养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鼓励和支持在民族节庆期间举办内容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鼓励学校开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校园体育活动。组团参加全州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3.开展科学健身“众参与”活动。持续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大力推广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推动更广泛人群参与科学健身。发挥各级工会、团委、妇联、体育协会、残联等社会团体的组织引领作用,带动职工、青年、妇女、残疾人等群体开展各类适宜性健身活动。推广普及广播体操、民族健身操(舞)、健身气功等工间操。发挥县乡两级老年人体育协会作用,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类老年人体育健身赛事活动,促进运动康养。

(四)强化社区体育工作

按照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就近就便原则,以乡镇、社区(行政村)为单位,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及健身群众为骨干,组织形式多样的社区运动会。发挥社区赛事活动的健身功能、交际功能、娱乐功能,促进邻里和睦,推动社区体育健身活动普遍化、常态化、多样化发展。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在不影响消防救援的前提下统筹建设符合地方实际的各类社区健身设施。新建居住小区要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配建社区健身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社区、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配备的公共体育设施,应兼顾适合学龄前儿童和老年人运动需求,营造适合残疾人活动的无障碍环境。

(五)促进全民健身产业发展

按照城镇化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新形势,重点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体育旅游等体育服务业,规范提升体育用品业。积极扶持中小体育企业发展,体育竞赛、体育场馆开放中加大力度面向社会购买服务,提高体育产业发展质量,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体育产业,壮大体育产业发展力量,积极推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全面提高体育产业发展水平。

(六)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协调融合发展

1.推动体育教育融合发展。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推进围棋、科技体育模型进校园。持续支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少体校和县级网点学校运动队建设,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纳入体育教师考评内容。整合赛事资源,建立健全校内竞赛、县级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中小学体育竞赛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开展体育技能培训。

2.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结合本区域内文化、旅游、赛事等资源,深挖体育旅游巨大潜能,满足群众健身、旅游、休闲等复合需求。因地制宜建设体育旅游融合基础设施,加强品牌体育赛事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争取创建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构建体育旅游融合服务体系,搭建项目招商会等资源推介平台,打造体育特色旅游目的地,依托光禄、洋派片区景区培育户外露营、水上运动、汽车自驾、极限运动、传统项目等体育旅游新业态。

3.促进体育卫生融合发展。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探索运动处方纳入人群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国民体质测定纳入健康体检、运动处方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志愿服务等体育卫生融合路径。开展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椎侧弯等问题的运动干预,推进体育和卫生健康部门协同、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工作模式。常态化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推广体质健康测定、运动处方、健身咨询等科学健身服务。推广健身气功、武术等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提升中医传统保健服务能力。

4.探索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推进“互联网+健身”服务,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体育场所查询、公共体育场馆预订、国民体质测定、科学健身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查询预约等信息服务、体育旅游信息服务。做好全民健身系统和个人相关信息安全保护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完善全民健身联席工作制度,明确部门责任,形成全民健身督促、落实、检查长效工作机制。制定并实施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将全民健身行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

(二)加大资金投入。县人民政府在“十四五”期间每年按人均1元安排全民健身经费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逐步增长。教育体育部门使用的彩票公益金应根据有关规定纳入年初部门预算编制,统筹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强化彩票公益金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加大结果应用。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多元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三)强化要素保障。紧密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统筹规划区域、城乡体育场地设施布局建设,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体育用地需求。

(四)依法依规开展服务和监管。依托各网络服务平台,公布全民健身领域权责清单,加快全民健身服务类审批事项办理。加强体育经营活动和健身场所的监管,规范经营性高危体育项目的审批和监管。强化对公共体育健身场所规范化服务的监管。

(五)完善全民健身评价激励体系。争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将全民健身相关指标纳入文明县城、卫生县城、美丽县城创建内容。

四、组织实施

本计划在县人民政府领导下,县教育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共同组织实施并切实履行职责,不定期对实施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全面评估,评估结果报县人民政府。



     政策解读:解读《姚安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