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委会,乡级各办公室、中心、所:
为进一步做好我乡2022年防汛安全工作,确保全乡安全度汛,经乡党委、乡政府研究,决定下发《子腊地小(二)型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子腊地小(二)型水库调度运用方案》《子腊地小(二)型水库预警预报方案》,请遵照执行。
左门乡人民政府
2022年6月1日
子腊地小(二)型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子腊地水库防洪应急预案是针对因突发事件导致水库面临重大险情威胁、影响水库防汛安全,为有效防止和减轻灾害损失,保证水库安全而预先制定的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抢险救灾应急预案。
防汛抢险工作具有时间紧、任务急、技术性强、群众参与等特点。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洪水灾害,做到有计划、早安排、早落实、有准备地防御洪水,才能够确保水利工程和防护区的安全,确保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取得抢险工作的胜利。
(二)编制依据
子腊地水库防洪应急预案的编制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防汛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通则》《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水库管理通则》《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指导纲要》等法律法规为指导,综合考虑子腊地水库的工程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下游的防洪作用等情况编制,按照实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为依据编制。
(三)编制原则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防汛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实践证明,建立坚强的防汛组织机构和制定严格的责任制度,是做好防汛和抢险工作的有力保证。
子腊地水库防洪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根据县防汛指挥部及乡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的安排,由左门乡政府的副乡长及村委会主任为该水库防汛安全的责任人,左门乡政府和其他责任中心站所、村委会组成防洪应急部门,发生险情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采取确实有效的抢护措施,力保水库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左门乡防洪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积极做好子腊地水库的防洪工作,减轻灾害损失。
(四)适用条件
本预案根据子腊地水库工程的特点,在发生以下险情任意一种时,由水库管理人员向水务服务中心及左门乡防汛领导小组报告,左门乡防汛领导小组根据具体情况请示县防指批准后启预案。
1.工程发生重大险情
(1)挡水建筑物(指大坝):坝体发生严重的大坝裂缝、滑坡、管涌以及漏水、大面积散浸、集中渗流、决口等危及大坝安全的可能导致垮坝的险情时。
(2)挡水建筑物(指溢洪道、输水洞):紧急泄洪时溢洪道启闭设备失灵,侧墙倒塌,底部严重冲刷等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输水洞严重断裂或堵塞,大量漏水浑浊,启闭设备失灵等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时。
(3)水库下游防洪工程发生重大险情,子腊地水库上游发生较大洪水,下游防洪压力较大,需水库紧急调整当前调度方案时。
(4)其他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
2.水库遭遇超标准洪水
子腊地水库为小(二)型水库,洪水标准重现期100年一遇。当水库遭遇超过100年一遇洪水或上游水库溃坝时,需启动水库防洪应急预案。
3.经姚安县人民政府批准的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其他紧急情况。
二、工程概况
(一)子腊地水库概况
子腊地水库位于姚安县左门乡地索村委会子腊地组,属渔泡江上游支流子腊地河,水库坝址地理坐标为东经100o56′31″,北纬25o41′00″,坝址以上径流面积40.16km2,主河道长9.73km,河床平均坡降12.91‰。子腊地水库流域形状为羽毛状,流域高程位于1780m~2698m之间,流域平均高程为2200m,最低坝址处高程1781.0m。子腊地水库工程规模为小(2)型,水库最大坝高为23m。该水库于1998年5月竣工投入运行。大坝坝型为浆砌石溢流重力坝,总库容13.02万m3。子腊地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2)型水库,水库下游沿岸影响耕地380亩,影响262人生命财产安全,保证水库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子腊地水库工程基本情况
(1)工程建设过程
子腊地小(二)型水库工程于1998年5月竣工投入运行
(2)水库工程等级、坝型等情况
子腊地水库规模为小(2)型水库,坝型为浆砌石溢流重力坝。水库最大坝高为22.5m,依照《防洪标准》(GB50201-201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的规定。子腊地水库为小(2)型水库,工程等别为Ⅴ等,主要建筑物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水库设计洪水重现期为20年一遇(P=5%),校核洪水重现期为100年一遇(P=1%)。
根据云南省水利厅关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指导意见精神,除险加固应维持在正常蓄水位1797.7m不变,相应正常库容为7.15万m3(现状库容复核值),除险加固后校核洪水位为1800.48m,对应总库容为13.02万m3(现状库容复核值),调洪库容5.87万m3,设计洪水位1799.71m。死水位为1786.80m,对应死库容为0.4万m3。
水库设有一个泄洪冲沙孔,为充分利用泄洪冲沙孔,除险加固在进口闸室段设一道1.4m×1.4m的平板钢闸门。水库于1998年建成运行至今共运行24年,水库淤积库容为0.4万m3,年平均淤沙量为0.02万m3水.水库除险加固后闸门尺寸不变,即年平均淤沙量为0.02万m3,20年后淤沙量为0.4万m3,淤沙总量为0.4万m3,对应的死水位为1786.8m,死库容为0.4万m3。除险加固后子腊地水库坝顶高程1800.50,正常蓄水位为1797.70m。水库调洪由冲砂孔、溢流坝段共同泄洪。改造后溢流坝段净宽12.8m,为无闸控制开敞式WES实用堰,冲沙孔改造后设有一道1.4m×1.4m平板钢闸门。
水库调洪:主汛期空库度汛,冲砂孔底板高程(1782.5m)起调,水库调洪由坝体溢流堰、冲砂孔一起泄洪;后汛期正常水位(溢流堰顶高程,正常蓄水位1797.7m)起调,采用溢流堰度汛。
(3)存在问题
一是灌溉沟渠未衬砌,水量损失大。二是库内淤积多,库容减小。三是流域内植被较差,泥砂淤积严重。
(三)水库上下游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子腊地水库坝址上游无水利工程,上游植被一般,对子腊地水库的安全运行构不成威胁。
(四)工程及防洪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库无水文测报系统、通讯设备,库区无其他水文站和雨量站,水情测报资料来源缺乏。
2.上游植被一般,水土流失一般,使洪水形成流量集中,洪峰大的特点,较难控制。
三、应急组织保障
(一)应急指挥机构及分工
按照防洪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根据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成立子腊地水库防洪领导小组,由副乡长现场指挥,在组长未到达实地时,由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副组长村委会主任负责现场指挥,水务服务中心、村委会全体人员参与应急抢险,若人员变动,相关人员自行履行职责,乡人民政府不再另行发文。
子腊地水库日常养护及管理由所辖村委会负责。
子腊地水库防洪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姓名 | 应急指挥部职务 | 工作单位及职务 | 工作职责 |
王少海 | 副组长 | 乡政府副乡长 | 第一责任人 |
任 勋 | 成 员 | 乡政府副乡长、武装部长 | 抢险队队长 |
刘亚琪 | 成 员 | 左门乡水务服务中心主任 | 负责现场技术指挥 |
李文富 | 成 员 | 地索村党总支书记 | 第二责任人 |
骆新春 | 成 员 | 地索村委会主任 | 抢险队队长 |
李家鹏 | 成 员 | 地索村委会副主任、文书 | 安排灾民转移,提供灾民住所 |
周 平 | 成 员 | 地索村委会人员 | 负责抢险队伍召集、落实 |
由朝明 | 成 员 | 地索村子腊地组村民小组长 | 负责抢险队伍召集、落实 |
代德军 | 成 员 | 乡水务服务中心职工 | 负责工程抢险现场技术指导 |
席晓鑫 | 成 员 | 乡水务服务中心职工 | 负责工程抢险现场技术指导 |
(二)信息的传递和报告
1.发生各种危害时,各种水情、雨情、灾情等向上级的传递可通过程控电话、手机等来完成。
2.子腊地水库防洪应急抢险有关信息发布的范围为水库防洪应急小组成员,向社会发布有关情况必须通过乡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批准发布。由左门乡防洪应急领导小组向成员单位发布情况,做好防洪准备,当水库水位达到设计洪水位时,通知水库防洪应急领导小组各成员站所按各自防汛职责做好防洪应急准备,并向下游各有关村组发出告警。
(三)决策的制定与执行
1.根据子腊地水库下游现有防洪工程的现状,下游的防洪主要是河道沿线的村庄、耕地及部分基础设施。根据这一情况,对子腊地水库下游提出的防洪预预案为: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及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防洪硬件建设,明确防汛抢险责任制、责任人。具体的目标、责任及责任人为:(1)防洪指挥实行首长负责制,由乡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组织实施,负责组织防共,协调工作,包括技术措施、抢险队伍人员组织、物资调配等工作。(2)抢险队伍组织由乡武装部组织民兵及群众抗洪抢险预备队进行抢险。(3)物资调配由乡水务服务中心组织调配供给。(4)其他由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供电所、国土所等站所组织群众疏散,电力供应,防汛通讯等工作。
2.出现各种险情时,对各种险情的处理决定,采取的方案,必须由左门乡防洪领导小组成员会商,相关成员不在场可电话决定,会商到执行过程期间不超过15分钟,会商确定的文件如不能及时签发,可到事后补签。
3.子腊地水库防洪应急预案的启动按以下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汛前应做好防洪应急预案启动的准备工作。准备阶段工作包括:防洪应急抢险物资储备,通讯、电力、食品及动员组织抢险队伍,由乡防洪领导小组与各站所协调实施,并将准备情况报到防汛抗旱办公室。
第二阶段:戒备阶段
高水位下水库出现各种险情或水库流域发生大规模降雨可能发生超标准洪水时,进入启动预案的戒备阶段。戒备阶段工作包括:乡防洪应急领导小组发布进入戒备状态命令,各成员单位按各种分工职责组织好人员和物资,等待命令,乡领导小组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申请执行预案。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
高水位下水库出现对大坝危害严重的险情,或水库超过设计洪水位并且水库上游继续降雨进入预案的实施阶段。实施阶段工作包括:左门乡防洪应急领导小组全部成员进入调度中心,领导小组根据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批准的实施方案向各成员站所、村委会下达实施命令和要求预案启动。
4.当发生超标准(大于100年一遇洪水)洪水或其他突发事件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时,各成员站所按照各自的分工职责、任务、目标,迅速组织应急抢险队伍实施到位,力保水库安全和灾区人员安全,把财产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抢险队伍
汛期到来前,必须由左门乡防洪应急领导小组相关站所,提前组成抢险队伍。
群众抢险队由子腊地村委会的群众30人组成,队长由村委会副主任和下村工作组组长担任,分队长由各村民小组长担任。群众抢险队统一由左门乡人民政府指挥,执行水库防洪应急指挥部的各项指令。
(五)抢险物资准备
抢险物资:锄头、铁铲、大锤等常用工具由抢险人员自备;编织袋等由水务服务中心筹办。
(六)通信保障
1.水情应急传递方式
汛前要检查维修各种防汛通信设施,保证程控电话及值班人员手机24小时畅通,对值班人员应组织培训,并建立电话记录制度,保证各种雨情、水情限时处理。与电信部门通报防汛情况,保障畅通。
2.应急状态下防汛人员值班制度
为随时掌握汛情和了解下游水情,建立防汛人员值班制度,以便及时加强上下联系,多方协调,确保水库安全,应急状态下防汛人员值班制度如下:
(1)应急状态下防汛人员值班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
(2)及时掌握汛情,包括水情、灾情;
(3)按时请示报告。对重大汛情及灾情要及时向乡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汇报,对需要采取的防洪措施及时请示批准执行;对授权传达的指挥调度命令及意见,要及时准确传达;
(4)及时掌握水库发生险情及处理情况;
(5)应急状态下值班电话,除发请示汇报水情,传达调度指令可使用外,其他任何情况不能使用,以保证通讯畅通,指令及时;
(6)做好保密工作,严守国家秘密,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应急状态下需了解水库汛情,必须经县防指批准,以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引起下游恐慌,造成社会影响。
(七)救灾防疫保障
1.灾民食品、生活用品的储备、调拨和供应计划由乡民政办和水务服务中心储备一定数量的救灾帐篷、食品等,以便发生灾情时,提供灾民使用。
2.卫生防疫:由乡卫生院组织5人的卫生预防队伍,负责救灾中各种伤病的救护和险情过后,各种传染病预防和控制。
(八)宣传报告
子腊地水库发生超过20年一遇的洪水时,应由乡人民政府通过紧急会议的方式向各村、站所负责人发布汛情通报,做好应急和转移准备;当发生超过100年一遇的洪水时,应由乡人民政府宣布启动防洪应急预案,由乡应急抢险领导小组派专人通知下游受害村民及时转移。
四、主要应急措施
(一)险情监测和巡视
汛前左门乡水务服务中心人员、村委会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水库进行全面检查,汛期更要加强巡库查险工作。检查的重点是险情调查资料中所反映出来的险位,巡查要做到两个结合,即“徒步拉网式”的工程普查与对险段、水毁工程修复情况的重点巡查相结合;定时检查与不定时巡查相结合。主要监测和巡视内容为:
(1)大坝裂缝、沉陷、位移、滑坡和塌陷是否正常;(2)大坝及闸的地基部分的渗透变形如管涌和流土,以及排水设施是否正常;(3)闸门启闭是否灵活,有无锈蚀、脱焊、螺栓松动和断裂等现象;(4)泄洪洞和输水洞有无裂缝、漏水现象;(5)溢流堰有无淤积、堵塞,两岸山坡有无裂缝、脱坡迹象。
(二)水库应急调度方案
根据子腊地水库风险分析,水库库区、枢纽区和泄水建筑物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小,水库应急调度方案仅针对水库工程发生险情,水库下游防洪工程发生险情、地震、战争、恐怖事件和超标准洪水情况而制定。
1.水库工程发生险情时的应急调度方案
水库工程发生险情指的是大坝、泄水建筑物发生险情。此时的应急调度方案为:查明、查清出险部位及原因,迅速上报乡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组织抢险人员进行险情排除,加大泄量,向下游发出预警信号,加强大坝监测。子腊地水库由左门乡防洪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执行。
2.水库下游防洪工程发生险情时的调度方案
水库下游防洪工程发生险情指的是水库下游农田、村庄、大过坝等防洪险情,可能发生人员伤亡的情况,发生以上情况时应急调度方案为:将下游防洪工程灾情迅速上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水库上游来水,认真分析测算。在确保水库安全的前提下,经县防汛办批准可减小下泄流量(或关闸),为下游防洪工程进行紧急加固,争取一定时间,此时应密切注意库水位上涨和上游来水,加强观测次数和测算。
3.发生超标准洪水时的应急调度方案
发生超标准洪水指子腊地水库遭遇100年一遇以上洪水,此时的应急调度方案为:根据预测到的洪水超过校核水位的时间,加大水库下泄流量。根据来水量组织抢险队伍对大坝坝顶加固加高。
(三)工程应急抢险措施
1.坍塌情况下抢险方案
针对子腊地水库的具体情况,大坝坝体发生坍塌的情况不存在,库区内也仅在左、右两肩可能发生小范围的坍塌,对水库的安全运行影响不大,可在险情发生稳定后,低水位时由水库管理所组织人员排除。
2.漏洞(管涌)的抢护方法
一旦水库出现漏洞出水,险情发展很快,特别是浑水漏洞,将迅速危及大坝安全,所以一旦发生漏洞,应迅速组织人力和筹集物资,抢小抢早,一气呵成。
漏洞险情的抢护原则是:“前截后导,临重于背”。即在抢护时,应首无在临水面找到漏洞进水口,及时堵塞、截断漏水来源。同时,在背水漏洞出水口采用反滤和围井,降低洞内水流流速,延缓并制止土料流失,防止险情扩大,切忌在漏洞出口处用不透水材料强塞硬堵,以免造成更大险情。
3.渗漏的抢护方法
渗水俗称“散浸”、“散渗”等。其主要表现特征是:在汛期或持续高水位的情况下,坝体通过坝身向坝外渗透,渗透时浸润线相应抬高,是大坝险情的常见之一。险情严重程度可以从渗水量、逸出点高度和渗水的浑浊情况来判别险情的严重性。
险情的抢护方法:坝身漏水的抢护原则是:“前堵后排”。“前堵”即在临水面用透水性小的粘性土料做外帮防渗,从而减少水体入渗到坝内,达到降低坝体浸润线的目的;“后排”即在外坝坡上做一些反滤排水设施,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如土工织物、沙石料或稻草、芦苇做反滤设施,让已经渗出的水有控制地流出,不让土料流失,增加大坝的稳定性。
4.滑坡的抢护方法
坝体出现滑坡,主要是边坡失稳,土体的下滑力超过了抗滑力,造成了滑坡险情。开始在坝顶或坝坡上出现裂缝,随着裂缝的发展和加剧,最后形成滑坡。
滑坡抢护的原则:是设法减少滑动力与增加抗阻力,对因渗流作用而引起的滑坡,必须采取“前堵后排”的措施。一般来说,高水位时,背水坡滑坡更为危险。
5.陷坑情况下的抢护方法
在持续高水位情况下,在坝的顶部、迎水坡、背水坡及坡脚附近突然发生局部下陷而形成的险情,这种险情既破坏坝的完整性,又可能缩短渗径,有时还伴随渗水、管涌、流土或漏洞等险情同时发生,危及坝的安全。
6.裂缝情况下的抢护方法
土坝裂缝是常见的一种险情,有时也可能是其他险情的预兆,如滑坡裂缝,从裂缝开始,最后形成滑坡险情。子腊地水库大坝出现裂缝险情时可用开挖回填、封堵缝口等的方法处理,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开挖回填:采用这个方法抢护裂缝比较彻底,适用于横向裂缝或没有滑坡可能性的纵向裂缝,并经检查观测,裂缝发展已经稳定。
(2)封填缝口:当裂缝宽度小于1cm,深度浅于1m的纵向裂缝或龟纹裂缝,经检查观察已经稳定,可用此法。具体做法是:用干而细的沙壤土由缝口灌入,再用板条或竹片捣实,以防雨水浸入。
发生裂缝险情时,由左门乡水务服务中心组织人员,按以上方法处理。
7.防漫溢抢险方案
(1)加大泄洪流量:开启输水闸门泄洪,当水库出现较大洪水时,首先应打开泄洪洞和输水涵洞闸门,及时泄水,降低库水位,尽量减少洪水漫溢坝顶的可能。
(2)防止洪水漫坝临时措施
当遭遇超标准洪水,根据预报,水位有可能超过坝顶时,为防漫溢溃决,应迅速进行加高抢护。
抢筑土袋子埝:此法适用于风浪较大,取土较困难的土坝。一般用土工编织袋、草袋或麻袋,装上七、八成满后,将土袋袋口缝严,不宜用绳扎口,以利铺砌。土袋放置临水面,起到防浪作用,一般用粘性土料为宜。铺砌土袋距临水坝面0.5~1.0m,袋口朝向背水,排砌紧密,袋缝上下层错开,并向后退一些,使土袋临水形成1:0.5,最陡1:0.3的边坡,埝顶应超过推算最高水位0.5~1.0m。
8.抗滑稳定险象抢险方案
抗滑稳定的抢护原则是:增加抗滑力、减少滑动力,以稳固基础。
具体抢护方法有:下游堆重物阻碍,具体实施方法同滑坡抢护相同。
(四)超标准洪水应急抢险措施
1.水库抢险措施:超标准洪水指水库遇到超过设计的校核防洪标准的洪水,其水库抢险措施同防漫兴抢护措施相同。
2.下游河道抢险措施:出现20年一遇洪水时,应迅速调动子腊地抢险队加强对大坝、河堤的巡查工作。出现100年一遇洪水时,应迅速调集其他村委会抢险队,参与抢险工作。
(五)溃坝应急逃生方案
溃坝时将造成水库外地索村委会子腊地组、大平地组农田及部分村民住房被淹没,人员将搬迁、撤离至地势较高位置。
(六)预警通信应急措施
出现标志:出险、抢险地点应挂醒目标志,白天挂(插)红旗,夜间高挂红灯(应能防风雨),作为出险的标志。
(七)人员转移应急措施
转移安置方案:
人员转移路线:发生超标准洪水或溃坝时,根据水库防洪应急指挥部发布的撤离命令和撤离范围进行人员转移。灾民安置在根据逃生距离及河道流向划分,逃生撤离时,逃生路线中途不得跨河流。
五、《应急预案》启动与结束
(一)启动条件
出现险情时,对各种险情的处理决定,采取的方案,必须由左门乡防洪领导小组成员会商,相关成员不在场可电话决定,会商到执行过程期间不超过15分钟,会商确定的文件如不能及时签发,可到事后补签。
当发生超标准(大于100年一遇洪水)洪水或其他突发事件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时,首先由水库防洪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抢险队伍进行对大坝安全应急抢险。同时将情况报告乡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由乡人民政府启动水库防洪应急抢险预案,同时发布警报,各成员站所按照各自的分工职责、任务、目标,迅速组织应急抢险队伍实施到位,力保水库安全和灾区人员安全,把财产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应急结束
当洪水灾害得到有效控制时,左门乡防汛抗旱领导小组视汛情,宣布结束紧急防汛期。
依照有关紧急防汛期规定调用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在防汛结束后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者作其他处理。取土占地、砍伐林木的,在汛期结束后依法向有关部门补办手续;乡人民政府对取土后的土地组织复垦,对砍伐的林木组织补种。
紧急处置工作结束后,乡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应协助村委会进一步恢复正常生活、生产、工作秩序,修复水毁基础设施,尽可能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子腊地水库水位~面积~库容关系成果表
序号 | 高程(m) | 面积(万㎡) | 库容(万m3) | 序号 | 高程(m) | 面积(万㎡) | 库容(万m3) |
1 | 1782.50 | 0.00 | 0.00 | 21 | 1792.50 | 0.58 | 2.56 |
2 | 1783.00 | 0.01 | 0.00 | 22 | 1793.00 | 0.64 | 2.86 |
3 | 1783.50 | 0.02 | 0.01 | 23 | 1793.50 | 0.70 | 3.20 |
4 | 1784.00 | 0.05 | 0.03 | 24 | 1794.00 | 0.76 | 3.56 |
5 | 1784.50 | 0.08 | 0.06 | 25 | 1794.50 | 0.80 | 3.95 |
6 | 1785.00 | 0.11 | 0.11 | 26 | 1795.00 | 0.84 | 4.36 |
7 | 1785.50 | 0.15 | 0.17 | 27 | 1795.50 | 0.89 | 4.79 |
8 | 1786.00 | 0.17 | 0.25 | 28 | 1796.00 | 0.93 | 5.25 |
9 | 1786.50 | 0.19 | 0.34 | 29 | 1796.50 | 1.05 | 5.74 |
10 | 1787.00 | 0.21 | 0.44 | 30 | 1797.00 | 1.10 | 6.28 |
11 | 1787.50 | 0.24 | 0.56 | 31 | 1797.50 | 1.30 | 6.88 |
12 | 1788.00 | 0.26 | 0.68 | 32 | 1797.70 | 1.40 | 7.15 |
13 | 1788.50 | 0.29 | 0.82 | 33 | 1798.00 | 1.74 | 7.62 |
14 | 1789.00 | 0.33 | 0.97 | 34 | 1798.50 | 1.98 | 8.55 |
15 | 1789.50 | 0.36 | 1.14 | 35 | 1799.00 | 2.26 | 9.61 |
16 | 1790.00 | 0.40 | 1.33 | 36 | 1799.50 | 2.36 | 10.76 |
17 | 1790.50 | 0.44 | 1.54 | 37 | 1800.00 | 2.65 | 12.02 |
18 | 1791.00 | 0.47 | 1.77 | 38 | 1800.50 | 2.94 | 13.41 |
19 | 1791.50 | 0.50 | 2.01 | 39 | 1801.00 | 3.10 | 14.92 |
20 | 1792.00 | 0.54 | 2.27 | 40 | 1801.50 | 3.26 | 16.51 |
附表:
子腊地水库除险加固前后工程特性对比表
工程特性表 | ||||
序号及名称 | 单 位 | 数量(加固前) | 数量(加固后) | 备 注 |
一.水文 |
|
|
|
|
1.径流面积 | k㎡ | 40(登记值40.0k㎡) | 40.16 |
|
2.多年平均来水量 | 万m3 |
|
|
|
3.设计洪水流量 | 289.88 | P=5% | ||
4.校核洪水流量 | 475.44 | P=1.0% | ||
5.多年平均输沙总量 | 万m3 | / | 0.02 |
|
二.水库特征水位 |
|
|
|
|
校核洪水位 | m | 1799.44 | 1800.48 |
|
设计洪水位 | m | 1799.71 |
| |
正常蓄水位 | m | 1797.70 | 1797.70 |
|
死水位 | m | 1786.80 | 1786.80 |
|
总库容(校核洪水以下库容) | 万m3 | 10.60 | 13.02 | |
正常库容 | 万m3 | 7.55 | 7.15 |
|
兴利库容 | 万m3 | 7.15 | 6.75 |
|
死库容(死水位以下) | 万m3 | 0.4 | 0.4 |
|
三.工程效益 |
|
|
|
|
保护人口 | 人 | 262 | 262 |
|
灌溉面积 | 亩 | 380 | 380 |
|
供水人口 | 万人 |
|
|
|
年供水量 | 万m3 |
| ||
四.主要建筑物及设备 |
|
|
|
|
1.大坝 |
|
|
|
|
坝型 |
| 浆砌石重力坝 | 浆砌石重力坝 |
|
坝顶高程 | m | 1800.00 | 1800.50 |
|
防浪墙顶部高程 | m | 1800.90 |
| |
最大坝高 | m | 22.50 | 23.00 |
|
坝顶长度 | m | 46.00 | 46.00 |
|
坝顶宽度 | m | 3.00 | 3.30 |
|
2.泄水建筑物(溢洪道) |
|
|
|
|
溢流坝段 | ||||
型式 | / | WES实用堰 | ||
堰顶高程 | m | / | 1797.70 | |
设计泄洪流量 | m3/s | / | 89.57 | |
校核泄洪流量 | m3/s | / | 139.96 | |
冲沙孔 | ||||
型式 |
| 城门洞形 | 城门洞形 | |
进口底板高程 | m | 1782.50 | 1782.50 | |
设计流量 | m3/s | 15.00 | ||
校核流量 | m | 15.00 | ||
断面尺寸 | m | 1.4m×2.3m | 1.4m×2.3m | 1孔 |
闸门型式 |
| 1.4m×1.4m 钢闸门 | 1.4m×1.4m 钢闸门 | |
4.其他建筑(道路、金属结构) |
|
|
|
|
扩建进库公路 | km | / | 12 |
|
五.施工导流 | ||||
施工导流标准及流量 | 1.61(p=20%) | |||
导流方法 | 输水涵洞导流 | |||
六..经济指标 |
|
|
| |
总投资 | 万元 | 171.58 | ||
一、建筑工程 | 万元 | 109.88 | ||
二、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 | 万元 | 3.0 | ||
三、金属结构及安装 | 万元 | 18.45 | ||
四、临时工程 | 万元 | 1.06 | ||
五、独立费用 | 万元 | 31.18 | ||
六、预备费 | 万元 | 5.65 | ||
七、水保及环保工程 | 万元 | 2.37 | ||
子腊地小(二)型水库调度运用方案
1.工程概况
子腊地水库位于姚安县左门乡地索村委会子腊地组,属渔泡江上游支流子腊地河,水库坝址地理坐标为东经100o56′31″,北纬25o41′00″,坝址以上径流面积40.16km2,主河道长9.73km,子腊地水库工程规模为小(2)型,水库最大坝高为23m。该水库于1998年5月竣工投入运行。大坝坝型为浆砌石溢流重力坝,总库容13.02万m3。子腊地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2)型水库,水库下游沿岸影响耕地380亩,影响262人生命财产安全,保证水库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库由主坝、溢流堰、泄洪冲砂涵洞及输水涵洞组成:大坝坝型为浆砌石重力坝,坝高23m,坝长46m,坝顶高程1800.5m;溢流堰位于大坝中部,为设闸开敞式溢洪道流堰为WES实用堰,堰顶高程1797.7m。冲沙孔进口底板高程1782.5m。坝顶高程1800.5m,防浪墙顶高程1800.9m。汛限水位为1797.7m。子腊地水库为空库度汛,起调水位为冲沙孔底板高程1782.5m(安鉴复核水位),冲砂孔泄洪,水位超过溢流坝堰顶,冲砂孔、溢流坝同时泄洪。汛后期洪水起调水位为正常蓄水位1797.7m,采用溢流堰度汛。溢流坝段净宽12.8m,为无闸控制开敞式WES实用堰,冲沙孔设有一道1.4m×1.4m平板钢闸门,配备300kn卷扬机等启闭设施。输水涵洞新建转盖闸闸室,并配备D300转盖闸门及启闭设施;在左坝肩新建启闭房。
水库管理单位为左门乡地索村委会,主管部门为左门乡人民政府。
2.水库调度运用主要技术指标
子腊地水库工程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校核洪水位1800.48m,相应库容13.02万m3;设计洪水位1799.71m;正常蓄水位水位1797.7m,相应库容7.15万m3;汛限水位1797.7m;死水位1786.8m,相应库容0.4万m3。
3.工程调度运用
3.1工程调度运用的原则
在保证工程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结合下游河道安全泄量的实际情况,按照“局部服从整体,兴利服从防洪”的原则来进行调度运用。
3.2水库防洪调度运行方式
(1)本地区汛期季节为每年5月初至10月底。
(2)防洪调度前准备工作。每年汛期前需对溢流堰、泄洪冲砂涵洞及输水涵洞物进行全面检查、巡查,并保证大坝汛期供电正常;对溢流堰、涵洞的闸门及启闭设施进行检查或检修,保证闸门启闭正常,确保工程安全度汛。
(3)为确保水库运行安全,汛期前涵洞闸门必须全开,水库水位必须控制在防洪限制水位1797.7m以下运行。若本工程为空库度汛的水库时,在汛期来临前还需打开泄洪洞(底涵)闸门,将库区放空,腾出防洪库容,以迎接洪水。
(4)当水库水位达到正常蓄水位1797.7m,洪水有继续上涨趋势时,管护人员要密切注意水库上游来水情况,并逐级上报及时向姚安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水情,按通知做好防洪抢险准备工作。
(5)当水库水位达到校核洪水位1800.48m,洪水有继续上涨趋势时,县防汛旱指挥部应及时发布洪水预警,并通知相关乡及村委会,组织防洪抢险和人员撤离至安全区。
3.3水库兴利调度运行方式
(1)本地区枯水期季节为每年10月底至次年5月初。
(2)当水库来水量大于用水量,水库水位超过正常蓄水位1797.7m时,多余水量应由溢流堰或泄洪洞泄洪。
(3)当水库来水量大于用水量,水库水位在正常蓄水位1797.7m以下时,多余水量应蓄存在水库内。
(4)当水库来水量小于用水量,水库水位较低,接近死水位1786.8m,水库蓄存水量有限,正常供水可能遭到破坏时,应及时向用水户发出供水告急预警信号,结合雨情水情预报分析,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供水系统破坏。
子腊地小(二)型水库预警预报方案
1.工程概况
子腊地水库位于姚安县左门乡地索村委会子腊地组,属渔泡江上游支流子腊地河,水库坝址地理坐标为东经100o56′31″,北纬25o41′00″,坝址以上径流面积40.16km2,主河道长9.73km,子腊地水库工程规模为小(2)型,水库最大坝高为23m。该水库于1998年5月竣工投入运行。大坝坝型为浆砌石溢流重力坝,总库容13.02万m3。子腊地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2)型水库,水库下游沿岸影响耕地380亩,影响262人生命财产安全,保证水库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库由主坝、溢流堰、泄洪冲砂涵洞及输水涵洞组成:大坝坝型为浆砌石重力坝,坝高23m,坝长46m,坝顶高程1800.5m;溢流堰位于大坝中部,为设闸开敞式溢洪道流堰为WES实用堰,堰顶高程1797.7m。冲沙孔进口底板高程1782.5m。坝顶高程1800.5m,防浪墙顶高程1800.9m。汛限水位为1797.7m。子腊地水库为空库度汛,起调水位为冲沙孔底板高程1782.5m(安鉴复核水位),冲砂孔泄洪,水位超过溢流坝堰顶,冲砂孔、溢流坝同时泄洪。汛后期洪水起调水位为正常蓄水位1797.7m,采用溢流堰度汛。溢流坝段净宽12.8m,为无闸控制开敞式WES实用堰,冲沙孔设有一道1.4m×1.4m平板钢闸门,配备300kn卷扬机等启闭设施。输水涵洞新建转盖闸闸室,并配备D300转盖闸门及启闭设施;在左坝肩新建启闭房。
水库管理单位为左门乡地索村委会,主管部门为左门乡人民政府。
2.水库调度运用主要技术指标
子腊地水库工程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校核洪水位1800.48m,相应库容13.02万m3;设计洪水位1799.71m;正常蓄水位水位1797.7m,相应库容7.15万m3;汛限水位1797.7m;死水位1786.8m,相应库容0.4万m3。
3.监测预报预警设施
根据水库管理实际需要情况及防汛等对水库管理的要求,子腊地水库采用雨量筒人工方式监测雨量,水库迎水坡设水位尺,进行水库水位人工观测。该水库配置预警设备,为便捷警报器。
4.监测工作要求
监测和预报预警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天气趋势,掌握和监测流域水雨情。水雨情和大坝安全监测由日常巡查责任人负责,预警责任单位为地索村委会和左门乡人民政府。监测频次根据汛期和非汛期进行区分,汛期每天1次;非汛期每周不少于3次。检查人员每次检查应做好记录,巡查时用眼看、耳听、手摸、脚踩等直观方法,或辅以锤、钢卷尺、放大镜等简单工具器材,对工程表面和异常现象进行检查。当水位接近(小于50cm)溢流堰顶高程时,每天1次。当发生强降雨、地震等其他特殊情况时,应立即开展巡查工作,库区巡查一般每10天1次。
5.预警预报措施
泄洪预警:在下游乡镇、沿河村庄设立警示牌,提醒沿河群众注意泄洪时的安全。当水库需要泄洪时,由乡镇负责人告知沿河各村委会,村委会通过有线广播、铜锣等有效预警方式告知沿河群众,同时对下游河道周边进行巡查。
6.撤离方案
预警和撤离:(1)报警讯号:采用大功率报警器和沿线鸣锣报警。(2)撤离路线:沿河群众往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向各自避灾中心集中避灾。(3)撤离顺序:先让妇、老、幼先行;青壮年后撤。(4)撤离要求:报警后群众必须在5分钟内紧急收拾好随身行装和贵重物品,做好撤离准备。撤离做到快而稳,应照顾老人、小孩先行,不得抢道;服从乡村干部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