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委会,镇级各办、所、中心: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抓好2024年大春农业生产工作,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全镇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现就做好全镇2024年大春农业生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聚焦县委“一城两业三区”发展思路,深入推进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按照“稳面积、攻单产、调结构、提品质、抓特色、促增收”的大春生产工作思路,抓实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优化产业结构,挖掘品种、技术、减灾等稳产增产潜力,坚决守牢国家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壮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稳步实现姚安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围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12%,种植业总产值增长10%的总体目标,稳定大春粮食种植面积,推进优势经济作物有效供给。
(一)大春粮食生产目标。全镇计划大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900亩,产量4223吨。其中:水稻3200亩、产量1364吨,玉米6900亩、产量2691吨,杂粮800亩、产量168吨。
(二)大春经作生产目标。全镇计划大春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000亩、产值2520万元,其中:蔬菜1500亩(含山药600亩)、产值870万元,魔芋1500亩、产值1650万元。
(三)晚秋生产计划目标。全镇计划晚秋作物种植面积5600亩,产值1182万元,其中:计划晚秋粮食2000亩(其中玉米500亩、豆类1000亩、薯类及其它500亩)、产量323吨、产值112万元,计划晚秋经济作物3600亩、产量5120吨、产值1070万元。
(四)粮油生产底线指标。全镇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17950亩、产量5650吨,其中水稻播种3200亩,大豆播种面积3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00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200亩,其中油菜播种面积2200亩。
三、工作重点
(一)紧盯“粮袋子”“油瓶子”,稳定提升粮油播种面积。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一是稳定稻谷播种面积。凡是有水源保障的田块都要有计划地组织落实水稻种植,坚持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稻谷播种面积稳定在3200亩以上,筑牢“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以示范样板为引领,全镇举办100亩以上规模化连片示范样板3片,示范面积达到500亩以上,其中:太平、老街、陈家3个村委会举办100亩以上连片示范样板1片,各苴、白石地2个村委会各举办50亩以上连片示范样板1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引导农户在蜻蛉河流域两岸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生态保育型农作物,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二是巩固大豆种植水平。在2023年大豆种植面积有所扩大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多途径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全镇大豆播种面积计划300亩,其中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00亩。三是调优玉米种植结构。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原则,稳定籽粒玉米面积,增加鲜食玉米、青贮玉米面积,确保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6900亩以上。四是稳固油料种植面积,全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达2200亩以上。
(二)抓好花卉蔬菜产业发展。持续抓好花卉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壮大农业优势产业,助力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一是推进花卉产业示范创建。巩固提升全省“一县一业”花卉产业特色县优势,全力打造“世界花卉看云南、云南好花在姚安”的中国花卉之乡。二是推进有机蔬菜产业基地建设。以白石地村委会800亩豌豆套种示范基地为核心,突出冬春青花、白花种植,夏秋叶菜种植,大春蔬菜种植1500亩,全年蔬菜种植达4000亩(含复种)。三是推进水果、魔芋、山药等特色农业稳步发展。进一步优化水果产业结构和布局,分批次向符合发展区域山地转移,持续推进水果上山。充分利用山区自然生态优势,重点发展“林果+魔芋”套种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山药、辣椒、蚕桑等特色农业。全镇魔芋种植计划1500亩,山药种植计划600亩。四是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种养专业大户10户。五是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六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绿色防控措施,通过实施全省绿色产业发展先行区项目建设,打响“绿色食品牌”。七是推进农产品加工增值,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产能。
(三)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聚焦稻谷、玉米、马铃薯、蔬菜、魔芋等主要粮经作物,以提高单产水平为目标,大力推广良种良机良法,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到田。一是抓实“良种”推广。水稻以楚粳28号,云粳46号、38号等为主推品种,玉米以水金玉6号、北玉1521、垦丰670、云良1号、罗单566、宝玉9号为主,其他作物为合作88、青薯9号、“楚魔花1、2号”等品种为引领,建立分作物、分层次的良种示范、良种推广样板,提高主要粮经作物良种应用水平。二是抓实“良法”配套推广。围绕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工等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科技增粮水平。推广水稻精准定量栽培、水稻氮肥后施技术、玉米覆膜栽培、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烟后食米豌豆套种等技术,推进粮经生产提质发展。三是推进粮食生产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力争亩均农药、化肥施用量比上年递减1%。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秸秆还田等关键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新型高效肥料,强化精耕细作、地膜覆盖、水肥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业科技措施,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四是推进主要粮油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及装备,强化机械收获、储运等环节减损技术应用,不断推进生产环节机收减损。健全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围绕粮食生产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大力开展水稻机插育秧、机械化插秧等服务。2024年推广水稻机插秧400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30%。五是进一步优化耕种模式。推进种养结合,以养带种、以种促养,探索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大力推广“烟—稻”隔年轮作,稻渔综合种养,烟后套种玉米,烟(玉米)套种豌豆后种植油菜等多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
(四)夯实农业生产发展基础。加大高标准农田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严格耕地用途管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一是抓好高标准农田及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以土地整治、土壤改良、地力培肥为重点的中低产田地改造,全镇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300亩,完成2个以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力争实施补充耕地项目40亩。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与农田建设任务相适应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严格执行项目管理要求,健全管护运行机制。二是强化耕地保护。严格把控农用地审批和批后监管工作,防止改变用途。要将耕地保护任务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落实耕地“进出平衡”机制,严守耕地红线。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机制,明确利用优先序,加强动态监测,永久基本农田要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挖湖造景,认真落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持续开展“大棚房”“撂荒地”常态化监管,统筹利用撂荒地、冬闲田,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大耕地执法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坚决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三是着力提升耕地质量。探索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支持粪肥还田,扶持粪肥还田利用专业化服务主体,明显减少化肥使用量。抓好水旱轮作、豆科轮作,切实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减轻连作障碍,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综合措施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做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
(五)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健全基层虫害监测预警网络,强化监测预警、强化应急值守、强化防范措施、强化生产自救、强化指导服务,毫不放松抓好农业防灾减灾。一是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控。严格落实重大病虫害防控责任和措施,按照不发生大面积连片成灾的要求,将病虫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突出抓好草地贪夜蛾防控、水稻“两迁”害虫、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防治,坚持“治早治小、全力扑杀”的原则,聚焦重点区域和重要时期做好监测预警,落实关键技术措施开展防治,最大限度降低损失。二是加强气象灾害预警防范。农业、应急、水务等站所要沟通会商,加强监测预警,及早制定完善技术预案。分作物、分灾种制定抗灾救灾技术措施,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灾区,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推进科学抗灾。三是做好救灾物资准备。各村委会及镇农业农村、应急、水务等站所要依据各自职能职责做好救灾物资储备,支持灾区尽快恢复生产,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六)科学谋划晚秋粮经生产。晚秋生产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和太平镇冬农开发的名片,事关全镇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一是以收益为导向谋划晚秋生产。各村委会要结合本地气候地理特征及优势传统种植品种,充分利用土壤水分、余肥、光照充足等自然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提前谋划好晚秋生产,提升晚秋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空间,做好产销对接和品牌打造,确保晚秋作物生产品种适销对路,产生效益。二是突出特色抓实晚秋生产。要充分发动群众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开展套种为主晚秋生产,增加群众一茬收入。重点抓好烤烟田、玉米地以食米豌豆为主的蔬菜套种和烟后玉米套种示范,兼顾青花菜、白花菜、秋蚕豆、秋玉米、秋马铃薯、秋荞等粮经作物种植,促进群众增收。2024年全镇晚秋计划种植面积5600亩,其中粮食面积2000亩、经作面积3600亩,实现产值1182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压实生产责任。各村委会及镇级有关站所要充分认识大春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夯实三农“压舱石”的首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及早做好面积规划,层层分解大春生产目标任务,层层压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把粮食生产面积等大春生产任务落实到组、到地块。要把握农业生产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人力、物力、资金投入,确保种植面积和科技措施落实到位,力争在最佳节令实现作物满栽满插,严禁耕地撂荒。
(二)抓实春耕备耕。各村委会及镇级有关站所要组织、引导农资经营企业适时调供、贮备好农资,切实做好种子、种苗、化肥、农膜、农药等农用物资购销工作。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加强执法巡查力度,确保农资质量价格稳定,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发生。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村组广泛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培训,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指导农户生产。
(三)落实惠农政策。各村委会及镇级有关站所要围绕增加农民种粮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精准落实中央和省州县扶农强农惠农政策措施,精准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加强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巩固提高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粮油作物险种参保率,提升粮油生产抗风险能力。
(四)严实督查考核。镇人民政府将大春生产目标任务、重点措施纳入年度综合考评。各村委会及镇级有关站所要制定大春生产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严格督查考核。要加强统计监测,开展农情调度分析,将生产进度具体化、数字化,科学分析研判,动态监测推进。在大春生产的关键阶段,镇人民政府将派出督查组到生产一线督促检查,定期对大春生产目标任务、重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及时通报情况,总结典型经验,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大春生产目标任务。
附件:1. 太平镇2024年大春生产种植计划(粮食作物)表一
2. 太平镇2024年大春生产种植计划(经济作物)表二
3. 太平镇2024年粮食生产科技措施计划表三
4. 太平镇2024年晚秋作物种植指导性计划表一
5. 太平镇2024年晚秋作物种植指导性计划表二
6. 太平镇2024年粮食和油料生产底线指标
太平镇人民政府
2024年4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太平镇2024年大春生产种植计划(粮食作物)表一
单位:亩、吨
村委会 | 粮经作物总播种面积 | 粮食作物 | |||||||||
计划面积 | 计划产量 | 水稻 | 玉米 | 杂粮 | |||||||
面积 | 其中:推广优质稻面积 | 产量 | 面积 | 产量 | 面积 | 其中:大豆种植面积 | 产量 | ||||
白石地 | 4750 | 3800 | 1735 | 1300 | 1100 | 656 | 2300 | 1035 | 200 | 150 | 44 |
太平 | 2650 | 2050 | 803 | 650 | 570 | 260 | 1300 | 523 | 100 | 50 | 20 |
老街 | 1930 | 1430 | 416 | 380 | 280 | 114 | 900 | 270 | 150 | 100 | 32 |
各苴 | 1790 | 1290 | 374 | 140 | 100 | 42 | 1000 | 300 | 150 | 50 | 32 |
陈家 | 2780 | 2330 | 895 | 730 | 650 | 292 | 1400 | 563 | 200 | 50 | 40 |
合计 | 13900 | 10900 | 4223 | 3200 | 2700 | 1364 | 6900 | 2691 | 800 | 400 | 168 |
附件2
太平镇2024年大春生产种植计划(经济作物)表二
单位:亩、万元
村委会 | 经济作物 | 其中 | ||||||||
计划面积 | 计划产量 | 蔬菜 | 魔芋 | 其他 | ||||||
面积 | 产值 | 其中:山药 | 面积 | 产量 | 面积 | 产值 | ||||
面积 | 产值 | |||||||||
白石地 | 950 | 685 | 700 | 410 | 200 | 190 | 250 | 275 | 0 | 0 |
太平 | 600 | 510 | 300 | 180 | 150 | 120 | 300 | 330 | 0 | 0 |
老街 | 500 | 490 | 100 | 50 | 50 | 40 | 400 | 440 | 0 | 0 |
各苴 | 500 | 490 | 100 | 50 | 50 | 40 | 400 | 440 | 0 | 0 |
陈家 | 450 | 345 | 300 | 180 | 150 | 120 | 150 | 165 | 0 | 0 |
合计 | 3000 | 2520 | 1500 | 870 | 600 | 510 | 1500 | 1650 | 0 | 0 |
附件3
太平镇2024年粮食生产科技措施计划表三
村委会 | 作物间套种(亩) | 水稻育秧(亩) | 其中 | 良种推广 (亩) | 测土配方施肥 (亩) | 水稻机插秧 (亩) | 水稻连片示范种植样板 (亩/片) | |
水稻集中育秧 (亩) | 水稻集中育秧样板 (亩/片) | |||||||
白石地 | 8000 | 130 | 20 | 2800 | 5500 | 200 | ||
太平 | 4800 | 65 | 25 | 10/1 | 2000 | 3500 | 100 | 100/1 |
老街 | 1200 | 38 | 25 | 10/1 | 1000 | 1500 | 100/1 | |
各苴 | 1500 | 14 | 5 | 1200 | 1500 | |||
陈家 | 4500 | 73 | 25 | 10/1 | 2000 | 4000 | 100 | 100/1 |
合计 | 20000 | 320 | 100 | 30/1 | 9000 | 16000 | 400 | 300/1 |
附件4
太平镇2024年晚秋作物种植指导性计划表一
单位:亩、吨、万元
村委会 | 种植面积合计 | 粮经产值合计 | 其中 | 备注:烟后套种玉米面积 | ||||||||||||||
农作物合计 | 面积 | 产量 | 产值 | |||||||||||||||
面积 | 产量 | 产值 | 玉米 | 豆类 | 薯类 | 荞子及其他 | 玉米 | 豆类 | 薯类 | 荞子及其他 | 玉米 | 豆类 | 薯类 | 荞子及其他 | ||||
白石地 | 1950 | 524 | 700 | 104 | 37 | 200 | 500 | 64 | 40 | 20 | 17 | 200 | ||||||
太平 | 1200 | 244 | 300 | 60 | 20 | 150 | 150 | 48 | 12 | 15 | 5 | 50 | ||||||
老街 | 480 | 68 | 230 | 34 | 12 | 50 | 150 | 30 | 4 | 28 | 2 | 2 | 9 | 1 | ||||
各苴 | 770 | 101 | 420 | 55 | 20 | 150 | 200 | 70 | 12 | 38 | 5 | 5 | 12 | 3 | ||||
陈家 | 1200 | 245 | 350 | 70 | 23 | 150 | 150 | 50 | 48 | 12 | 10 | 15 | 5 | 3 | 50 | |||
合计 | 5600 | 1182 | 2000 | 323 | 112 | 500 | 1000 | 400 | 100 | 160 | 80 | 76 | 7 | 50 | 34 | 24 | 4 | 300 |
附件5
太平镇2024年晚秋作物种植指导性计划表二
单位:亩、吨、万元
村委会 | 经济作物合计 | 其中 | |||||||||||||
面积 | 产量 | 产值 | |||||||||||||
面积 | 产量 | 产值 | 萝卜 | 瓜菜类 | 菜用豆 | 其他 | 萝卜 | 瓜菜类 | 菜用豆 | 其他 | 萝卜 | 瓜菜类 | 菜用豆 | 其他 | |
白石地 | 1250 | 2620 | 487 | 500 | 400 | 300 | 50 | 1800 | 480 | 300 | 40 | 270 | 128 | 75 | 14 |
太平 | 900 | 950 | 224 | 450 | 250 | 200 | 540 | 250 | 160 | 144 | 50 | 30 | |||
老街 | 250 | 260 | 56 | 100 | 100 | 50 | 120 | 100 | 40 | 30 | 20 | 6 | |||
各苴 | 350 | 370 | 81 | 150 | 150 | 50 | 180 | 150 | 40 | 45 | 30 | 6 | |||
陈家 | 850 | 920 | 222 | 500 | 200 | 150 | 600 | 200 | 120 | 152 | 50 | 20 | |||
合计 | 3600 | 5120 | 1070 | 500 | 1600 | 1000 | 500 | 1800 | 1920 | 1000 | 400 | 270 | 499 | 225 | 76 |
附件6
太平镇2024年粮食和油料生产底线指标
村委会 | 粮食作物 | 其中 | 油料作物 | ||||
播种面积 (亩) | 产量 (吨) | 水稻播种面积 (亩) | 大豆播种面积 (亩) | 其中 | 油料作物播种面积 (亩) | 其中 |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 (亩) | 油菜播种面积 (亩) | ||||||
白石地 | 6150 | 2040 | 1300 | 75 | 50 | 900 | 900 |
太平 | 3600 | 1055 | 650 | 100 | 50 | 500 | 500 |
老街 | 2250 | 750 | 380 | 50 | 25 | 250 | 250 |
各苴 | 2400 | 710 | 140 | 50 | 50 | 250 | 250 |
陈家 | 3550 | 1095 | 730 | 25 | 25 | 300 | 300 |
合计 | 17950 | 5650 | 3200 | 300 | 200 | 2200 | 2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