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四级网格强责任,织密全域“责任网”。创新构建“微网格发现+村(社区)吹哨+乡镇(部门)报到+县级统筹”的四级网格责任体系,明确16名县委县政府领导为一级网格总负责人,统筹全县闭环管理工作;9个乡镇、27个县级部门主要领导为二级网格责任人,牵头行业领域安全监管;77个村(社区)“两委”干部为三级网格直接责任人,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在此基础上细分各村微网格1171个,将排查、整改、销号等全环节责任压实到人,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传导机制,实现“责任无死角、监管全覆盖”。
第二步:隐患排查全覆盖,精准发力“无遗漏”。推行“清单化排查+多维度闭环”模式,针对矿山、危化品、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制定隐患排查工作情况表,通过“县级领导带队明察暗访、行业部门专项排查、乡镇社区日常巡查、微网格分布式排查”四措并举,检查生产经营单位4062家,精准发现问题隐患5048项,实现重点行业、小微企业、出租屋、人员密集场所等全域覆盖,确保隐患排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区”。
第三步:宣传教育抓普及,筑牢思想“安全线”。构建“在排查中抓宣传+在宣传中抓排查+集中宣传培训”的三维宣传教育体系,采取“领导干部带头讲、行业专家深入讲、基层班组每日讲、线上平台广泛传”模式,全年县安委办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教育4次,参加人员220余人,在排查中开展宣传教育3566次,4062家生产经营单位1.2万余人受教育,以点带面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专业能力,推动“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
第四步:监督检查出实招,倒逼落实“不松劲”。激活“多元监督+闭环督查”双重力量,构建“人大政协监督+部门联动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全方位监督体系,县人大、政协将闭环管理纳入年度监督计划,通过实地检查、专题询问等方式推动问题整改。建立“每月调度、每周督查、每日巡查”常态化机制,一级网格每季度召开安全风险研判会议,二级网格每月开展专项督查,三级网格常态化巡查,四级网格实时上报隐患动态。2025年以来,县人大、政协对全县9个乡镇“闭环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全覆盖,对“四级网格”推进情况全过程监督,提出问题隐患56项,提出监督意见68条,并要求县安委办分级督办,明确整改时限、措施和责任人,确保监督不走过场、整改不留尾巴,彻底破解“上热中温下冷”问题。
第五步:长效长治固机制,护航发展“可持续”。建立健全“制定方案+排查整治+整改销号+考核问责+经验推广”长效机制,筑牢安全生产闭环管理“最后一道防线”。认真实行“七日工作法”制度,一般隐患落实“7日整改销号制”,复杂隐患“当月办结制”,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和定期调度制”,确保全县各级排查发现的问题隐患全面整改闭环。健全“考核挂钩+结果运用”机制,将闭环管理成效纳入大比拼年度考核,考核结果直接由县大比拼办实行结果运用,全面激发全县各级开展“闭环管理”的主观能动作用,推动安全生产闭环管理长效化、规范化,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姚安县应急管理局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