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2025年08月01日星期五
首页 > 新闻 > 部门 > 正文
姚安财政精准发力 产业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 姚安县财政局 | 访问量: | 发布时间: 2025/10/27 10:40:57

自2021年以来,姚安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县域肉牛产业发展资源优势,通过精准的财政投入和资金整合,成功探索出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全县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牛”动力。

一、强化政策衔接,保障财政投入稳定。县财政在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积极做好财政投入政策衔接,多渠道筹措财政资金,集中力量支持肉牛屠宰加工关键环节,着力补齐产业链短板。

二、聚焦关键项目,打通产业融合脉络。一是成功引资签约。2022年11月,县人民政府与上海云金贸易有限公司成功签订《年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建设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拉开了产业深度融合的序幕。二是财政资金精准滴灌。县财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100万元(其中:衔接资金1342万元、沪滇协作资金1300万元、整合涉农资金458万元),分8批次下达,全力保障项目推进。三是资金用途明确高效。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建设标准化厂房、配套用房、污水处理站及水电路、消防等附属设施,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四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引进上海云金贸易有限公司在姚安注册成立云南嘉友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配套投入1500万元,用于采购先进的屠宰加工生产线和污水处理设备,形成了“财政投入+企业投资”的强大合力。该项目于2025年4月正式投产,已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项目成效显著,形成多方共赢格局。一是生产效益初显。截至2025年10月,已累计屠宰肉牛3500余头,日均屠宰量达80余头,实现产值7000余万元。二是就业带动有力。项目直接带动就业70余人,月均为务工人员增加收入35万余元,有效实现了群众“家门口”就业。三是资产收益反哺。云南嘉友公司租赁财政资金形成的厂房,每年向县财政上缴124万元租金,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持续收益。四是收益循环用于民生。县财政将收取的租金重新分配下达至各乡镇,专项用于已脱贫人口和“三类”监测对象的防贫救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形成了“取之于产,用之于民”的良性循环。

四、创新“姚安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通过实践,姚安县成功开创了“政府投资建厂、企业租赁经营、群众产业链受益”的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既解决了农村人口就业难题,又带动了全县及周边县市肉牛养殖户增收致富,实现了从养殖(一产)到深加工(二产)再到销售与服务(三产)的有机融合。

这条“牛”劲十足的产业链,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餐桌,更实实在在地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是财政资金撬动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一次成功实践,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武誉华 朱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