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锚定法治政府建设靶心,以执法体制改革为“关键一招”,聚焦管理执法中的难点堵点,通过资源优化、机制创新、保障强化三维发力,推动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从“有效”向“优质”跃升,为城市治理现代化筑牢坚实法治底座。
党建引领,把稳执法服务“方向盘”
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不动摇,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作为核心政治任务,以主题党日、专题讲座、职工讲堂为载体,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同步建立常态化执法协作与联席会议机制,在思想淬炼中优化队伍结构、提升业务素养,让政治意识、纪律意识、职业道德意识成为执法人员的“标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确保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行。
服务为先,激活全龄友好“新动能”
全面推行“721工作法”,以服务温度破解治理难题——70%的问题用服务化解,20%的问题用管理疏导,10%的问题用执法规范。“以前这些事儿,都是社区和物业说了算,现在我们也能参与,感觉意见真的被听进去了!”社区业主的感慨,正是姚安县提升群众参与度的生动实践。针对群众参与不足、治理与需求错位等问题,通过全媒体宣传+执法人员“进社区、面对面”模式,将城市管理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聚焦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等“城市顽疾”,联合公安、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联合作战”,规划设置5个临时经营点,累计疏导违规行为8500余起、办理简易程序行政处罚112件,以精细化服务为全龄友好城市建设铺就坚实路基。
教育赋能,擦亮规范文明执法“金名片”
打破“一罚了之”的刚性执法惯性,推行“刚柔并济”的柔性执法模式。建立“轻微不罚”“首违免罚”清单,明确适用情形与操作流程,给初次违法、情节轻微的当事人“改正机会”,机动车乱停乱放,车主及时纠正即予以口头教育;小商户和流动商贩超范围经营和占道情节轻微,下达整改通知书并批评教育,不简单实施处罚。同时,织密社会监督网络,通过意见箱、投诉电话、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渠道,让执法过程“晒”在阳光下,以透明化、规范化执法赢得群众信任,不断提升综合行政执法的公信力与美誉度。(周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