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2025年08月01日星期五
首页 > 新闻 > 部门 > 正文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提升财政工作质效
来源: 姚安县财政局 | 访问量: | 发布时间: 2025/10/15 10:28:19

近年来,姚安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州关于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要求,持续加力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推动财政资源从“保基数”向“谋绩效”转型,从根本上解决资源配置低效问题,提升财政资金使用质效。

一、破基数,重构预算编制逻辑。摒弃预算就是“基数+增长”的思维,以“全周期管理”理念重塑预算编制流程,从源头提升预算科学性。建立“财政+行业+第三方”联合评审机制,从“必要性、可行性、绩效目标”三个维度开展三轮预算项目评审,明确“硬标准”,绩效评分低于70分的项目一律不予安排预算;超标准、超范围申请的资金坚决核减;非必要、非急需的支出项目暂缓安排。2024年以来,共梳理各预算单位现行支出政策128项,废止过时、无效政策16项,调整完善不符合政策12项;压减低效、非重点部门预算项目72个,资金12656万元。

二、建标准,规范支出标准体系。以“标准化”为核心,建立覆盖全领域的支出标准体系,为预算精准安排夯实基础。每年修订印发《预算编制实施方案》,明确“先三保、后刚性,先通用、后专项,先重点、后一般”的预算支出排序原则,确保资金安排方向清晰。构建分类支出标准,对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等制定统一、可执行的支出标准,避免“同项不同标”;对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联合行业主管部门,结合项目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支出标准,确保资金测算贴合实际。

三、促统筹,增强财政保障能力。通过“跨预算统筹”与“存量资金盘活”双举措,集中分散财力,增强财政保基本、保重点的能力。加大政府预算间统筹力度,推动资金跨预算调剂,2023—2024年,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调入一般公共预算资金8541万元和1417万元,有效补充了一般公共预算财力。建立存量资金盘活机制,制定《财政资金年度统筹盘活办法》,对沉淀超过2年的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和当年未使用完的本级财政资金统一收回平衡预算,2024年以来,全县累计盘活存量资金18582万元,实现了“沉睡资金”向“有效财力”的转化。

四、紧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过紧日子”为导向,通过刚性约束与动态监控,压减非必要非必须支出,同时保障重点领域投入,实现“节流”与“保效”并重。聚焦行政运行成本“瘦身”,制定印发《姚安县习惯过紧日子专项行动方案》《姚安县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规范行政运行经费支出的通知》,从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加强负面清单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严格财政支出标准等方面细化25条具体举措,为“紧支出”提供制度支撑。2024年以来,全县累计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23250万元,“三公”经费支出下降5%,编外人员精简7%,有效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

五、提绩效,全周期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编制—执行—评价—应用”全周期,推动预算安排与绩效目标深度绑定,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将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所有项目预算同步编制绩效目标,预算执行中,通过“线上监控系统+线下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绩效目标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一旦发现绩效目标偏差较大,立即督促预算单位整改,必要时调整预算安排,避免财政资金浪费。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对绩效评价优秀的项目,在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给予优先支持,适当增加资金规模;对绩效评价不合格的项目,削减或暂停下一年度预算安排,并要求单位限期整改,通过“双监控、双考核”机制,真正实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目标。(段正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