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首页> 财政信息   > >  政府预决算
姚安县2011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 姚安县财政局 | 访问量:6390 | 发布时间: 2018/2/20 10:10:00

关于姚安县2011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2年2月13日在姚安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姚安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姚安县2011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依法监督下,全县各级各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克难攻坚,全县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强化税收征管,及时研究和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落实各项财税政策,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确保各项重点支出,努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超额完成了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财政收支任务,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

(一)2011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355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1689万元的116%,完成州考核数11785万元的115%,比上年实现数10165万元增收3390万元,增长33.3%。完成上划中央“两税”收入159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519万元的105%,完成州考核数1399万元的114%,比上年实现数1219万元增收376万元,增长30.8%,其中:增值税75%部分完成157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500万元的104.8%,完成州考核数1380万元的113.9%,比上年实现数1200万元增收372万元,增长31%;消费税完成2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和州考核数19万元的121.1%,比上年实现数19万元增收4万元,增长21.1%。完成上划中央和省级所得税185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302万元的142.8%,完成州考核数1324万元的140.4%,比上年实现数1259万元增收600万元,增长47.7%。完成上划省级耕地占用税4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66万元的74.2%,完成州考核数60万元的81.7%,比上年实现数33万元增收16万元,增长48.5%。

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05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8802万元的114.2%,完成州考核数9001万元的111.7%,比上年实现数7654万元增收2398万元,增长31.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077万元,比上年实现数6265万元增收1812万元,增长28.9%;非税收入完成1975万元,比上年实现数1389万元增收586万元,增长42.2%。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7609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66826万元的113.9%,完成州考核数68831万元的110.6%,比上年实现数60912万元增支15182万元,增长24.9%。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平衡情况: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5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6162万元,省政府债券资金转贷收入28万元,上年结余597万元,调入资金438万元,收入合计77277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6094万元,上解支出586万元,支出合计7668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597万元,其中:项目结余结转512万元,净结余85万元。结余结转资金的形成,主要是部分中央、省、州专项转移支付补助下达较晚,部分项目跨年度实施,当年难以形成支出,需结转下年按规定用途使用。年末累计欠拨上级专款809万元,比上年欠拨数减少351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051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8336万元的126.1%,完成州考核数5636万元的186.5%,比上年实现数2540万元增收7972万元,增长313.9%,上级补助收入4103万元,基金预算收入合计14615万元。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446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1106万元的130.2%,完成州考核数8406万元的172.1%,比上年实现数4304万元增支10161万元,增长236.1%。

基金预算平衡情况:基金预算收入1051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103万元,收入合计14615万元。基金预算支出14465万元,收支相抵,基金预算结余150万元(结余结转)。

以上均为县内决算数,待州财政局批复我县年度财政决算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报告。

(二)2011年主要财税工作情况

围绕县委的工作思路和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2011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培强壮大财政实力。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把转方式、调结构与增财源相结合,用好用足财政政策,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直接灵活的优势,大力培植财源,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产业化发展,全年投入企业发展扶持资金561万元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继续落实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积极争取生态功能区补助政策,支持姚安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科研创新体系,支持科研人才引进和培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大科技兴烟力度,促进烤烟提质增效,进一步巩固烤烟产业的支柱地位,全年投入烤烟生产扶持奖励资金和烟叶管理站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64.97万元。加大蚕桑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培强壮大蚕桑产业经济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草海工业园区、南片区和东片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切实推进东片区、南片区和光禄古镇开发建设,打造“文化姚安”精品,带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2.加大收入征管力度,一般预算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围绕年初人代会通过的目标任务,切实加强税费征收管理,千方百计挖掘增收潜力,顺利实现一般预算收入过亿元大关,为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强化税源分析,继续发挥部门联动机制,注重月度分析和收支预测,及时掌握纳税情况,提高组织财政收入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强化税收征管,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重点税源的监控与管理,全面落实增值税转型、就业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全年完成税收收入8077万元,同比增长28.9%。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完善征管制度,加强非税收入的成本核算,努力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提高非税收入对财政增收的贡献,全年实现非税收入1975万元,比上年实现数1389万元增收586万元,增长42.2%,确保了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强化政府性基金和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完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管理制度,及时足额将取得收入纳入财政预算,全年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10512万元,同比增长313.8%。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年共争取上级专项资金3.8亿元,争取年末一次性转移支付资金12013万元,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3.加大“三农”投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继续推进“强农稳县”战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以农业综合开发为依托,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积极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优质稻基地建设。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实施种粮农民补贴、农资综合直补、退耕还林补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农机具补贴、农业生产保险补贴等各种惠农补贴,进一步规范涉农补贴发放方式,确保涉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直达农民手中。全年兑付油菜补贴34.24万元,种粮农民补贴237.57万元,退耕还林补贴249.85万元,粮食综合直补1135万元,核桃产业补贴38.04万元,草原生态保护补助243.09万元,国家级、省级公益林补偿107.73万元,节能灶、沼气池、造林补贴、节柴灶补贴、太阳能补贴516.72万元。石油价格补贴157.5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477.53万元。认真落实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及时足额兑现财政补贴资金,拉动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累计补贴家电下乡产品18688台(件),兑现补贴资金520万元,累计补贴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9093台(件),兑现补贴资金842万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投资2919.76万元实施72个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投资3869.97万元支持农村人畜饮水和小型水利建设,投资212万元实施5个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项目,投资629.99万元完成2010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投资668万元的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于2012年3月份全面完工。投资1708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及大河口等4个农村客运站建设。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4.加大民生投入,促进社会事业和谐发展。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强化财政公共服务功能,在保证工资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社会公共事业领域,优先考虑民生,优先保障民生,切实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保障教育优先发展,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足额落实县级配套资金,全年享受“两免一补”学生23493人,兑现寄宿制学生、家庭困难学生生活补助520.24万元,兑现助学金奖学金252.53万元,拨付校舍安全工程和学校食堂改造等建设资金4106万元,投入506万元购置教学仪器设备改善办学条件。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切实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全年支付就业资金167.6万元。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支持养老、失业、医疗等五大保险体系建设,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金按时足额发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抗灾救灾应急保障机制,提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防治处置能力;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力度,认真落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政策,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努力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全县4403人享受城镇居民低保政策,发放低保金1283万元,12920人享受农村低保政策,发放低保金1282万元;农村五保户655人全部纳入财政供养;发放城乡低保对象、优抚对象、五保户春节慰问金221.4万元;全县80岁以上老人全部领取健康补助;7140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年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3649万元,全县23480名60岁以上老人领取养老金,发放养老金775万元。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年拨付廉租住房建设资金559.21万元,农村危房改造建设资金500万元,公租房建设资金666.1万元。认真落实好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及时足额兑付补助资金272.43万元。加快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基础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科学事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27%。认真落实工资改革政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十三个月工资、提高津贴补贴标准及部分单位岗位补贴,所需经费及时足额保障到位。认真落实综治维稳及政法保障经费,及时拨付综治维稳经费228万元、政法转移支付保障经费815万元,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5.加大财政改革力度,促进依法理财水平。深化和完善财政改革,健全财政运行机制。积极推进部门预算,健全预算编审委员会制度,不断细化和完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经费预算标准,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度和透明度,强化部门预算执行,规范部门预算行为。认真落实财政追加预算支出审批制度,严肃预算执行程序,提高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扩大改革资金面,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程序,严把授权支付关,提高直接支付额度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提高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运行效率。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审批制度,扩大采购范围,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用于购买货物、服务、工程并达到规定金额的项目,全部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提高政府采购资金占财政支出比重,加大规避政府采购行为的检查力度,逐步建立制度完善、权责分明、行为规范、公正透明、高效廉洁、服务优良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全年支付政府采购资金2434.32万元,节约财政资金259.78万元,节约率为9.64%。继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有保有压、控保结合,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资金,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实施公务卡结算单位65个,结算资金43万元。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强化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行财政预决算公开,促进依法理财水平。

6.加大财政资金监管力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强化财政监督和跟踪问效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健全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做到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分配、按权限审批。加强非税收入管理,进一步巩固收缴分离成果。加大票据监管和稽查力度,从源头上严堵了税收和财政资金流失的缺口。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及乡镇基层站(所)财务清理整顿工作,自查面达到100%。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严格国有资产处置审批程序,加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的监管力度,有效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巩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成果,建立高效、规范的村级财会管理体系,我县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进展顺利,服务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农村财会管理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财政工作仍然存在较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政府融资偿债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资金不断增多,财政资金总量供给不足,收支矛盾不能彻底改观。二是工业经济发展滞后,税收贡献较弱,财源基础不稳固,财政增收空间有限,财政保障能力有待提高。三是预算改革难度较大,预算约束、预算公开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四是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上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2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12年全县财政经济发展的环境总体趋势向好,但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有利因素:一是2012年烤烟收购量继续增加,烟叶提质增效,预计烟叶税会有所增长;二是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及企业经营状况的不断改善,我县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烟草公司、飞龙公司等支柱企业效益提升,税收贡献会有所增长;三是从我县2012年实施的项目来看,项目投资在上年基础上会有所增长,建安营业税和房地产营业税会成为财政增收的一个亮点;四是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草海工业园区、南片区、东片区开发的强力推进,矿产资源价格的逐步回升,将为财政增收打下坚实基础。不利因素:一是我县工业经济正处于加快发展阶段,经济结构有待优化,税收贡献相对较弱,制约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二是2012年营业税、增值税起征点提高,两个主体税种税收会有所下降;三是个人所得税从2011年9月起起征点提高,个人所得税有所下降;四是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较大,而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形成的可用财力较小,造成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局面不能彻底改观;五是今年要实现财政教育支出占全县公共财政支出14%的目标,加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提高企业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等,都要财政加大投入,财政支出压力较大,财政收支矛盾将十分尖锐。

基于对全县财政经济形式的分析判断,按照县委2012年的工作部署,全县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省、州、县党代会和全省财政工作会精神,围绕县委提出的“兴工强县、强农稳县、扩城活县、旅游兴县、文教立县”五大战略,抢抓全省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重大历史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继续构建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以保障民生为重点,全力保障各项事业发展;坚持厉行节约,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继续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努力为建设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富裕民主开放和谐的文化姚安作出新贡献。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握以下四个原则,一要继续壮大财政实力。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县域经济发展不活的问题,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实现“四个翻番和两个倍增”的目标,对财政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我县的发展,也必须积极培植财源,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二要坚持服务大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生财、聚财与用财的关系,科学谋划,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县委、县政府的各项重要决策部署,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三要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思路,积极筹措资金,广聚财源,进一步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四是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财政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的投入,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结合县委确定的财政收入增长目标及全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目标,2012年全县财政预算安排如下:

(一)2012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2012年地方财政总收入预算安排15992万元,比上年实现数13555万元增加2437万元,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1860万元,比上年实现数10052万元增加1808万元,增长18%;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3050万元,比上年实现数10512万元增加2538万元,增长24.1%。

分部门任务分解情况:

国税部门收入任务为3429万元,地税部门收入任务为11352万元,财政部门收入任务为14261万元(含基金收入13050万元)。

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12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1860万元,比上年实现数10052万元增加1808万元,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80248万元,比上年实现数76094万元增加4154万元,增长5.5%。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平衡情况: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86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8541万元,上年结余597万元,收入合计80998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0248万元,上解支出750万元,支出合计80998万元,收支相抵,一般预算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3050万元,比上年实现数10512万元增加2538万元,增长24.1%,上级补助收入3950万元,上年结余15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7150万元,比上年实现数14465万元增加2685万元,增长18.6%。

基金预算平衡情况:基金预算收入1305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950万元,上年结余150万元,收入合计1715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17150万元,收支相抵,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二)坚定信心,创新发展,圆满完成2012年预算任务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承前启后年,也是我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加快发展年”,围绕上述目标,2012年应着力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1.培植财源挖潜力,做实做大财政“蛋糕”。加大支持兴工强县战略力度,充分挖掘工业潜力,着力支持草海工业园区建设,引进新型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培植新型财源。支持强农稳县战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抓好烟草产业发展,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巩固提高农业“基础财源”。支持好招商引资工作,着力保障招商引资经费和项目前期工作经费,落实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环境。扶持企业发展,整合财政资金,支持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提升发展水平。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带动文化旅游和第三产业发展。抓住中央财政建立县乡政府最低财力保障机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桥头堡建设和“十二五”省对州市(县)财政体制调整机遇,主动向省州反映汇报,从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补助、年终结算财力补助等方面争取更多支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精心策划一批以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为重点的项目,加大向上争取资金的力度,夯实财政增收基础。

2.强化重点税源分析监管,确保完成收入目标任务。加强收入征管工作,把抓收入放在财政工作的首位,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完善税源动态监控体系,提高税源监控能力。加强收入预测分析,强化征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坚持做好财税运行分析,支持税务部门多渠道挖掘财税增收潜力,提高收入征管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加快非税收入征管改革,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严格执行国有土地出让制度,严格核算土地开发成本,防止土地资产流失,改革差额和定额补助事业单位非税收入管理方式,提高非税收入的贡献率。

3.加大“三农”投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大支农资金投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是加大农业农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突出农业产业化,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二是支持农田水利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快中低产田地改造和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三是加快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继续实施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支持中低产林地改造和农村扶贫开发。四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4.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保障人员工资、机构正常运转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和事关发展稳定大局的支出力度,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支持做好养老保险和低保工作,扩大新农保覆盖范围,扩大社会救济、农村低保覆盖面。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加大教育文化投入,巩固提升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着力支持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继续做好保障性住房投入工作,加大廉租房、公租房建设保障力度,促进百姓住有所居。积极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关注民生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维护社会稳定。

5.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力度,确保资金安全。逐步建立科学有序的财政监督机制,将财政监督融入财政管理全过程,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方面对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监督。以各种民生工程资金监督检查为重点,加强对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跟踪检查,对违规违纪问题严肃查处,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对政府性投资项目、重建项目的投资评审和重大项目的监管,节减政府投资成本。加强对各单位的财务督导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进一步规范各单位的财务管理。加大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和有效运行。进一步树立绩效管理理念,初步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机制,把绩效审核、督查、评价纳入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不断扩大绩效评价范围;健全财政资金绩效考核跟踪问效制度,选择部分重点项目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并将检查和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挂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6、继续开展财政改革,着力推进部门预算全面开展。一是继续做好部门预算改革,实现预算编制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健全预算决策机制,提高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强化预算执行,不断提高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二是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加大账户清理力度,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加大推行公务卡力度,逐步扩大公务卡结算所占比重;继续做好小金库清理工作,巩固小金库治理成果。三是实施好财政业务一体化建设,按照省、州财政部门的要求,整合部门预算管理系统、预算指标管理系统、预算执行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行政管理系统等五大应用系统,实现五大应用系统数据衔接、资源共享及财税库银联网,提高工作效率。四是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预算信息公开是建设公共财政、阳光财政的重要举措,是加强财政预算监督的重要手段。积极推进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行政经费公开和财政专项支出公开,逐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

7.改进机关作风,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继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创先争优,在抓财政收入上创先争优、在加强财政管理上创先争优;同时,把深入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作为创先争优的活动载体,营造学先进、争先进、创佳绩的良好氛围。继续创新财税干部学习教育方式,不断提高政治理论修养,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继续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狠抓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努力为各项财税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环境;继续强化财税干部廉政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全力打造阳光财政、效能财政、廉洁财政;以干部作风集中整顿为契机,抓好政风行风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促使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树立财税部门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2012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民代表大会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抓好2012年财税工作,不断推进姚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建设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富裕民主开放和谐的文化姚安而努力工作。


2012年财政预决算报告名词解释


【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或类型。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和基本特征是:弥补市场失效;为社会和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非营利性;法制化。

【地方财政总收入】  是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沿用的衡量地方经济产生财政收入的指标。根据州财政局楚财预〔2007〕8号文件通知要求,地方财政总收入的统计口径作了调整,地方财政总收入=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和省级所得税+上划省级耕地占用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不列入地方财政总收入的统计范围。

【上划中央“两税”收入】  上划中央“两税”收入是指地方经济中产生的,按财政管理体制需要上缴中央作为中央财政收入的税收收入。特指上划中央的消费税100%与增值税75%部分之和。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包括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专项收入、罚没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收入和预算内其他收入。

【基金预算收入】  是指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基金收入必须专款专用。我县涉及的项目主要有:土地收益金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上解支出】  是指由于单位隶属关系和经费供给关系上划或税收征管办法以及财政体制确定等,需要在决算环节向上级财政上解的支出。2011年预计上解支出586万元,其中:固定性上解111万元(国税经费上解26万元,工商经费上解65万元,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经费上解10万元,药品监督系统经费上解10万元)。

【结余或结转】  结余是指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结转是指结余中有专项用途、需在下年继续安排使用的支出部分。地方财政有结余或结转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央、省级和州级财政超收中大部分用于补助地方,因超收数额到年底才能较为准确预计,且其使用要严格按程序审批,因此有一部分要在年底和结算时才能下达,地方财政当年拨不出去,形成结余或结转。二是地方财政超收中有一部分资金当年拨不出去,形成结余或结转。

【财政管理体制】  是在财政管理中划分各级财政主体之间财政管理权限、确立预算组织原则以及规范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制度。2008年,我县在全面推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了县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印发了《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继续深化和完善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的意见》(姚政发〔2008〕52号),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公共财政的总体要求,在“三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财力和事权相统一”的原则,把乡镇作为县级财政的一级预算单位、乡镇财政收支全部纳入县级统一管理,打破长期以来由乡镇自主核算的分散管理模式所形成的财权分配格局。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三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预算县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预算管理方式,由县级财政部门直接管理乡镇财政收支。

【转移支付】  指货币资金、商品、服务或金融资产的所有权由一方向另一方的无偿转移。转移的对象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实物。财政转移支付主要是指财政资源(资金)在各级政府间的无偿转移,包括横向转移和纵向转移。财政转移支付通常可以分为无条件的财政转移支付(即一般性转移支付)和有条件的财政转移支付(即专项拨款)两种。

【积极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从而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来扩大社会总需求。2008年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变化,中央对宏观调控导向作了两次重大调整。年中,适时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从防经济过热、防明显通胀,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根据中央宏观调控导向,年中在实施稳健财政政策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更为积极的财税政策措施,10月份后进一步明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适当减免税收,提高出口退税率,增加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和重点支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就是由政府财政(国库)部门对所有财政性收入,包括预算内外收入和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进行集中收缴管理;同时,对各部门和各单位的收付过程实行集中统一处理的制度,一般也称为单一账户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财政管理制度的创新。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具体是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开设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收入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出以财政直接支付或财政授权支付预算单位的方式,将资金直接支付到商品及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即预算单位使用资金但见不着资金;未支用的资金余额均保留在国库单一账户,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管理运作。这种制度减少了财政支出的中间环节,降低财政运行成本,可以有效遏制财政资金被挤占、截留、挪用等问题,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部门预算】  是反映政府部门收支活动的预算。按照国际经验,部门预算系由政府各部门编制、财政部门审核、经政府同意后报议会审议通过的、全面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我国部门预算编制的过程也是通过部门编制、财政审核、政府同意、人大审批等环节完成的。在部门预算中既反映一般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又反映基金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在一般预算中既反映预算内收支,又反映预算外收支。

部门预算编制中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1.收支平衡原则。即兼顾事业发展和财力可能,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综合平衡。2.综合预算原则。即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统筹安排部门支出预算,将单位组织的各项收入和安排的各项支出纳入部门预算。3.零基预算原则。即按照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以零为起点,以项目为依据编制预算。4.调结构保重点的原则。即大力调整部门支出结构,减少、压缩竞争性、经营性和一般性支出,集中资金保证部门重点支出需要。5.定员定额管理原则。即在认真核实分析单位人员、设备、车辆等基础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单位职能和收入状况为单位定档分类,并制定合理的支出定额办法进行管理。

【政府采购】  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和相关规定,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法定集中采购目录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行为。政府采购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法定方式和程序,使采购行为得到最大程度的规范,并达到以规模化采购节约财政资金的目的。政府采购制度指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具有公开性、公正性和竞争性的基本特征。

【“收支两条线”管理】  是针对预算外资金以及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财政非税收入的管理方式,即有关部门取得的非税收入与部门的支出脱钩,彻底取消“以收定支”和“收支挂钩”等经费安排方式,确保执收执罚单位依法行政,最大程度杜绝单位行政行为中可能出现的乱收滥罚现象。“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收入上实行全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在支出上由财政根据各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按标准核定资金。

【“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  家电下乡主要内容是,顺应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引导和组织工商联手,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特点、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一定比例(13%)的财政补贴,以激活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汽车摩托车下乡是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项重要决策,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农民购买能力,加快农村消费升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汽车摩托车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实现汽车摩托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

【财政直接补贴农民资金“一折通”】  是指各级财政预算安排并直接发放给农民用于发展经济和保障生活的补贴资金委托农村信用社采用专用存折直接发放给农民的一种付款方式。从2007年1月份起,我省财政直接补贴农民资金全面实行“一折通”发放。目前,我县利用“一折通”发放的直补项目有: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种粮农民补贴、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能繁母猪补贴资金、油菜良种补贴资金、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为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移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帮助移民脱贫致富,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新时期水利水电事业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务院制定完善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近期目标是解决水库移民的温饱问题以及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薄弱的突出问题;中长期目标是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移民收入,使移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达到当地农村平均水平。后期扶持范围为大中型水库的农村移民。扶持标准:对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每人每年补助600元。扶持期限:对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自2006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对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从其完成搬迁之日起扶持20年。扶持方式:后期扶持资金能够直接发放给移民个人的应尽量发放到移民个人,用于移民生产生活补助;也可以实行项目扶持,用于解决移民村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还可以采取两者结合的方式。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由国家统一筹措,扶持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在后期扶持期间发生情况变化的,在年度人口核定时以月为单位给予核减和停发。

【保障性住房】  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

【农村综合改革】  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阶段,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当前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以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重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优先化解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基层矛盾比较集中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债务为突破口,妥善解决和处理乡村债务问题,以此带动和促进其他农村改革和农村工作。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实施意见的通知》(云政发〔2008〕114号)文件精神,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指村民通过规范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的村内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的方式,给予适当财政补助。其目的是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以政府奖补资金为引导,建立多方投入、共同推进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云政发〔2008〕211号)精神,在保持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四权”不变的条件下,在农村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改革工作,以加强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切实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维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