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欢迎您!
首页> 部门文件   > >  县应急局
2025年1—8月全县安全事故情况
来源: 姚安县应急管理局 | 访问量:456 | 发布时间: 2025/9/3 16:13:48

一、各类事故总体情况

全县共接报各类统计事故48起,死亡2人,受伤11人,直接经济损失113.81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23起,下降32.39%;死亡人数2人,持平;受伤人数增加7人,上升175%;直接经济损失增加97.01万元,上升577.28%。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一)工矿商贸领域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初步统计)。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增加1起,上升100%;死亡人数增加1人,上升100%;直接经济损失增加100万元,上升100%。占事故总量的2.08%。

(二)道路交通安全领域发生事故17起,死亡1人,受伤11人,直接经济损失6.4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增加8起,上升88.89%;死亡人数减少1人,下降50%;受伤人数增加7人,上升170%;直接经济损失增加3.3万元,上升104.76%。占事故总量的35.42%。

(三)消防安全领域发生事故30起,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7.3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32起,下降51.61%;直接经济损失减少6.294万元,下降46.1%。占事故总量的62.5%。

二、生产安全事故总体情况

工矿商贸领域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受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初步统计)。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增加1起,上升100%;死亡人数增加1人,上升100%;直接经济损失增加100万元,上升100%。

三、事故情况

8月27日上午9时40分,姚安县飞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生1起矿仓突发异常涌水,造成1人失联。2025年9月1日0时30分,搜救人员在2003m中段水泵房中发现疑似人体可疑物一具,1时57分救援出井后经医护人员进行检查确定,系男性尸体一具,已无生命体征。

四、事故特点及原因

2025年,全县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表现在:

(一)事故起数总体下降。与2024年相比,事故起数下降、死亡人数持平。

(二)工矿商贸领域、火灾和道路交通事故多发。事故暴露出广大人民群众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各乡镇“属地管理”责任和行业监管部门“三管三必须”的安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存在薄弱环节。

五、下步工作重点

(一)深入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各部门要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汲取教训,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认真排查隐患,狠抓工作落实,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多发连发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二)要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央领导关于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按照中央、省、州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防灾救灾相关安排部署,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按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强化对部门监管责任的督导,推进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监管”责任,引导企业压实主体责任。

(三)有序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九大行动”,落细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省69项、州100项、县100项具体举措,着力消除因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缺失或执行不到位形成的重大事故隐患,着力整治群众身边突出安全隐患,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四)全力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全覆盖全链条常态化闭环管理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分级管控、分类实施、属地为主”原则,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建立县、乡、村三级网格,强化协调联动,每月按要求开展闭环管理工作,督促有关单位认真开展对排查发现的问题隐患的治理,确保问题隐患清仓见底。

(五)持续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成果。从5月开始,全县开展了对监管对象的摸底调查,21家重点行业部门开展了24个重点领域底数清单的摸排报送,共摸排上报监管企业(单位、场所)13202个。2025年5—8月,全县共检查企业单位场所总数1154个,检查重点企业单位场所606个,专家检查企业单位场所127次,专家检查重点企业单位场所64次,州政府负责同志督导检查39项。共查出问题隐患1211项,整改1186项,整改率为97.94%。其中:共查出重大事故隐患71项,整改66项,整改率为92.96%。全县上下要注重“百日攻坚”行动与日常监管的深度融合,既抓短期整治,更谋长效机制,组织应急、行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深入企业一线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帮助企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从源头堵塞安全漏洞。

(六)加强监测预警和信息报送。全面加强各类自然灾害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不断完善应急救援指挥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预置救援力量,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和安全事故,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协调调动各方力量投入抢险救援。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工作要求,对重大苗头性事件和紧急重大事件,第一时间报告,确保事故在有效时间内妥善处置,坚决避免瞒报、迟报和漏报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