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银辉、张继梅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姚安县蚕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对我县蚕桑产业发展的关注、对促进农民增收提出有益的建议。蚕桑产业发展是历届县委、县政府常抓不懈的一项重点工作,对发展蚕桑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始终没有动摇过,决心把蚕桑培植成为我县的又一支柱产业。多年来,农业农村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培植蚕桑产业的工作思路,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以21个蚕桑基地村、214户共育户、97户养蚕效益户、77户养蚕大户为重点,认真组织实施了桑水配套、小蚕共育室建设、蚕桑新科技推广等项目建设工作,为我县蚕桑产业提质增效奠定了基础。到2023年,全县8个乡镇43个村委会245个村民小组3503户有桑34252.1亩,养蚕种22856张,产鲜茧957.4吨,产值5986.05万元。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建设需要,部分桑园被光伏,高速占用,桑园面积逐年减少,蚕农管桑、养蚕积极性受到影响、发展信心有所动摇。因此,进一步加大中低产桑园改造力度,促进蚕桑产业提质增效,是当前蚕桑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你们的建议案中提出“持续巩固提升蚕桑产业地位、加大对新技术推广力度,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很好。加大中低产桑园改造,提高桑园单产、增加蚕茧产量与新技术推广工作是各级、各部门常抓不懈的工作,这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多年来,蚕桑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产业的发展,充分整合财政、农开、扶贫等项目资金,加大对蚕桑生产的扶持,一方面是在蚕桑基地村实施了桑园配水工程,有效地解决了新栽桑的灌溉问题。制定并出台了蚕室建设与小烤房建设享受同等政策并一直延续至今;另一方面,蚕桑业务部门多年来一直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以项目做支撑,进一步加大桑园中低产改造、小蚕共育室建设、新桑蚕品种引进、省力化蚕台、纸板方格蔟及蚕桑科技培训等多方面的扶持及推广运用,取得了初步成效。姚安的马樱花牌生丝被云南省实施品牌和质量兴省战略领导小组授予云南名牌产品,我县生产的桑叶茶也被认定为有机产品。
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多措并举,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教会农民如何应对市场变化,在低潮时稳住桑园,不肆意毁桑;二是加大实用新科技培训和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蚕桑生产科技含量;三是积极争取多方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大蚕桑生产投入力度,以基地村为突破口,加大低产桑园改造力度,进一步提高桑园单产及桑园综合效益。通过政府引导、政策驱动、科技带动、农户联动,推动蚕桑产业提质增效、助推乡村产业发展振兴。
最后,感谢你们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支持和关注,并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我们的工作进步。
姚安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