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桑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积极开展农村互助养老试点工作》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案由
互助养老具有成本低和文化适应性强等优势,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解决农村养老难题的可行途径。2021年1月4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在以老年群体为主的农村社会中,老年人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农村互助养老不仅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乡村治理和农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村庄内部是依据地缘文化而形成的熟人社会,邻里互助是互助养老的文化基础,熟人社会是农村互助养老的人际关系基础,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互助养老提供了政策基础,因此在农村开展互助养老大有可为。
建议:一是在条件相对好的村(社区)全面摸排,掌握信息和需求后确定农村互助养老试点。二是成立农村互助养老小组进行自助和互助。三是盘活村内闲置空间,建设互助养老场所。四是培育老年志愿服务队,开展“孝老敬老”“互助自助”活动,营造爱老敬老和邻里和谐的社会氛围。五是发挥社会慈善资源,支持农村互助养老。六是发挥政府引导机制,对试点村(社区)给予政策支持。
二、答复内容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日趋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由于农村青壮年大部分都外出务工,家中留守的基本上都是独居、空巢老人。农村老人养老保障问题不仅成为“三农”问题的一大难点,也是乡村振兴中不容忽视的民生问题。为保障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应该倡导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但是,目前我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农村互助养老处于难以推广的阶段。
(一)全县养老机构基本情况
2023年底,全县的总人口208868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2882人,老年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20.53%,失能半失能老人2641人,占老年人口的6.16%。全县共有各类养老机构37个,其中:县级中心敬老院1个、福利院1个、乡镇敬老院5个、公建公营养老机构1个(姚安县养老服务中心)、民营养老机构1个(姚安乐养中心);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4个、日间照料中心6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5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3个,共设置养老床位1068张。
(二)农村互助养老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农村互助养老基础设施不足
农村互助养老的困境之一是养老需求与有效供给资源之间的不对称问题。除了农村互助养老政策支持不足之外,农村严重缺乏公共养老基础设施。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需要组织主体,更加需要组织平台和场地,大部分农村没有公共的养老设施与场地。村(社区)养老功能滞后。全县虽已建成25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但服务中心基础设施薄弱,服务人员和运作经费缺乏,均不具备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条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
2.家庭养老主体缺失,养老功能弱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空巢老人逐渐增多。老年人不但缺少生活上的关心、精神上的慰藉,而且还要为子女照顾下一代、操持家务,身心极其疲惫。老人一旦患有重大疾病或遇到突发事故时得不到子女的及时救助。同时,传统价值观念受冲击,独生子女成为家庭中心,忽视了对老年人的关怀,家庭照料丧失了核心主体。
3.对农村互助养老认识不够。一是农村老人互助养老意识不强。由于农村以传统家庭养老思维为主导,农村老人生活一般都以自给自足为主,宁愿在自己家中养老,不愿意去机构或集体养老,也很难接受互助养老新模式。二是农村留守的大多数都是一老一小,老年人每天都忙于孙子女上下学接送、生活照顾、处理家务,家庭正常的生活都难于顾及,因此,没时间没精力投入到互助养老服务队伍。
以上原因可以看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总量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加之老年人互助养老意识不强,相关的实践经验不足,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建立起完善的互助养老体系。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大对农村互助养老公共服务供给。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支持,还需要提供公共设施及财力保障。2019年《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广泛发展互助式养老服务,通过社会捐赠、老人自筹、村民互助等方式创建农村幸福院和养老大院,实现农村互助养老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政策的出台,为农村互助养老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首先,加大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把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内容,优先考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当地老人的具体需求,建立适合农村老人互助养老模式。其次,要加强对农村公共养老服务供给。依托现有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为农村老人开展多样化互助养老服务。推广应用农村互助幸福院、颐养之家、养老大院等离家不离村的就近灵活自由式互助养老模式,为农村老人互助养老创造条件、提供场所、搭建平台。二是增加农村老人的互助养老功能。做好农村互助养老单靠政府或村(社区)发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各界多方参与,更需要充分发挥农村老人的互助功能。积极培育农村互助养老社会组织,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营造老人互助关爱社会氛围,通过老年协会、慈善基会等组织,宣传互助养老政策,号召村里的乡贤能人与志愿者积极参与互助养老服务。最为重要的是增强农村老年人自我养老的信心与能力,鼓励他们发挥自身余热,积极参与互助养老,使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能在本地解决。
发展完善农村互助养老关乎农村老人的晚年幸福安康,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重视,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调动社会及家庭的积极性,发挥已建成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作用,为农村老人搭建互助养老桥梁,提供互助养老平台,让农村老人能在互助养老中颐养天年。
感谢你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姚安作出的贡献,衷心感谢你对民政工作及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电话:(0878)5724930
此复
姚安县民政局
2024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