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前场镇新民村委会建设公益性公墓的建议》(第71号),交由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代表建议内容
新民村委会位于楚雄州姚安县城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1公里,总面积80余平方公里,辖16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共562户,2436人,彝族人口占比100%,辖区全部处于楚雄州三峰山州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典型的高寒、冷凉、边远的山区村委会。
姚安县于2020年分批实行殡葬改革,其中前场镇于2020年12月31日24:00起全面执行亡故人员火化进公墓安葬,在推行改革过程中,新民村委会克服本地区群众思想观念落后,抵触情绪严重等问题和困难,严格执行殡葬改革政策,鉴于新民村地处边远山区,为实现亡故人员就近入公墓安葬和方便群众祭奠亲人,使殡葬改革得以稳步推进。2021年1月,县级相关部门到新民村委会现场调研,同意新民村委会建设一个村级公益性公墓,并明确新民村委会公益性公墓未建好以前,村内亡故人员骨灰在姚安县殡仪馆。
新民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距镇级公墓较远,受“落叶归根”思想影响,新民村绝大多数村民对安葬在离本村较远的镇级公益性公墓抵触思想严重。自2020年以来,新民村在姚安县殡仪馆已寄存骨灰100余盒,寄存时间已长达4年,年平均死亡人员30人,因此新民村群众已出现群体性上访苗头,对地区社会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现恳请县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及林草部门帮助解决新民村委会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相关事宜。
二、答复意见
(一)目前省州对村级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无补助资金,省州对公益性公墓的投入资金只到县、镇级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且资金和项目逐年减少,村(居)委会级公益性公墓暂无建设资金,因县级财政困难,县级也暂无建设补助资金,县民政局在每年上报项目时,均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
(二)镇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主体为各乡镇,各乡镇针对相对较为偏远的村,需要林草、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支持、配合,在土地、林地手续齐备的条件下,可按程序开展建设。
(三)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正在稳定推进,姚安县城市公益性公墓,规划建设240亩,正在开展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用地报批等工作,预计2025年年底开始林地和土地征用,计划于2026年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惠及全县常住人口,满足人民群众殡葬需求。
(四)对县城人口密集区的安葬(放)设施,县级骨灰堂建设完成。我县已建设竣工的骨灰堂项目(位于官屯镇山坡村委会烟坡,县“三合一”公墓内),占地5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骨灰堂可以设置格位20000余个,按照我县人口死亡比例,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全县15年以上的安放需求。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下步工作中,民政局将合理规划镇村公益性公墓布局,加强与省州民政主管部门和自然资源、林草部门的对接,积极筹集资金,加大提升全县镇村农村公益性公墓基础设施建设,对偏远山区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按照“条件具备一个、开工建设一个”的原则进行,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安葬;在不违反林草、土地和环保相关法规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节地生态安葬试点工作;加快推进2020年至2021年全县19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土地违法问题整改,为群众解决好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此复
姚安县民政局
2025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