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兴代表团:
你们提出的《对乡镇项目实施提供用地保障》的议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科学规划,认真落实国家、省、州发展战略布局和规划目标。按照国家、省、州统一部署与要求,基于我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在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的基础上,我县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编制了《姚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在全面落实国家、省、州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发展思路,统筹全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资源保护与利用、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等布局。同时,为确保项目落地实施,对国土开发、保护、整治项目用地制定近期规划,并对近期实施项目作出用地调整与布局优化,优先满足各乡镇在重点建设项目安排表中的项目用地指标。
二、详细规划,严格落实上位国土空间规划目标。为统筹生态保护、农业生产、产业发展和村民生活用地关系,实现国土空间科学开发有效保护,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我县按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编制了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其余片区和乡镇按“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的工作要求进行规划编制。为规范村庄建设与管理各项工作,组织全县9个乡镇分别编制了各辖区内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规划依托各行政村自然资源条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一是提出村庄发展定位、目标与规模和生态空间、农业生产与村庄发展格局,在不突破上位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村庄建设边界及规模的前提下,为确保村庄发展及建设合理用地需求,按照集约适度,在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不冲突的原则下优化村庄建设边界。二是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现状、民族特色和文化脉络,按照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集聚发展类、整治提升类四个类型,分类优化村庄内各项用地布局。如:弥兴村为城郊融合类,上屯村、小苴村、大苴村为集聚发展类,红梅村为整治提升类。同时,各村均预留新增建设用地规模2%的机动指标,用于保障村民居住、农村公共设施、零星分散的乡村文化旅游设施及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等用地需求。三是对村庄空间布局、风貌引导与人居环境整治进行了详细规划管控,如:对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产业用地、农村宅基地的用地管控,对现状建筑的整治,以及对村庄建筑风貌的控制引导。在村庄规划中详细规划了村庄建设发展需要的各类设施用地,并按一定比例规划了留白用地,用于村庄建设发展土地要素保障工作。
下一步,我局将根据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云南省村庄规划动态调整管理规则(试行)》《云南省村庄规划实施评估指南(试行)》《云南省村庄规划动态调整成果数据汇交要求(试行)》等相关要求,积极指导各乡镇履行好村庄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主体责任,持续推进村庄规划实施、体检、评估和动态调整工作,并根据《云南省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指导各乡镇做好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为项目实施提供用地保障。
三、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项目用地保障水平。在项目用地保障方面,我局从用地规划、用地报批、土地供应等环节全面提升项目用地保障水平。一是多种方式使用土地,鼓励产业项目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使用土地。二是建立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定期调度机制,进一步做好“两书一会一函”工作,每半年召开一次用地保障会议,每年征求各乡镇和县级各部门项目用地意见。三是进一步提高用地报批效率,缩短用地报批时间,有效保障全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2022年至2024年报批报件共17个,批复用地总面积211.036公顷。四是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持续抓好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2024年闲置土地处置率达34.35%。五是全县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应保尽保、优先保障。2022年重大项目保障13个,2023年重大项目保障26个,2024年重大项目保障61个。
下步工作中,我局将提前介入重点项目用地选址,加强对用地单位报批工作的政策业务指导,减少补件材料,提高用地报批效率。同时,进一步加大土地报批的宣传力度,通过线上宣传和线下活动、案例解读等形式,开展项目选址、用地报批、土地供应、规划许可等政策业务宣传,增强政策知晓度,提升工作效率。
感谢你们对自然资源工作的关心、关注与支持,也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对我们的工作予以关注和监督。
姚安县自然资源局
2025年8月5日